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English
文章快速检索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稿约
CJBME论文著作权转让书
论文待编稿致作者信
科学论文写作要点(附论文摘要写作提示)
综述写作要点(附综述摘要写作提示)
更多>>
友情链接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更多>>
2019年 38卷 4期
刊出日期:2019-08-20
论著
综述
简讯
目录
目录
383
目录
2019 Vol. 38 (4): 383-384 [
摘要
] (
186
)
HTML
(1 KB)
PDF
(274 KB) (
54
)
论著
385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电功率谱熵的对照研究
冯静雯, 赖虹宇, 邓伟, 曾金坤, 张军鹏, 李涛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19.04.1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SC)和抑郁症患者(DP)的静息态脑电功率谱熵,深入比较该指标在两种疾病人群中的表现,探究这一指标对两种疾病大脑异常情况的反映。 选择性别、年龄相匹配的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患者各100例(男:50,女:50),采集睁眼、闭眼两种状态下的静息态脑电数据;对脑电信号进行信号预处理,并通过独立成分分析实现伪迹校正;基于Welch变换进行功率谱分析,归一化后利用相对功率计算脑电的功率谱熵;采用
t
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手段,对该指标做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在任意相同状态下,精神分裂症组的组平均功率谱熵在每一导联上都低于抑郁症患者组(导联平均功率谱熵:闭眼状态下,SC:1.26; DP:1.32;睁眼状态下,SC:1.33; DP:1.37),且在多数导联上差异显著(
P
<0.05);对于两组被试,其闭眼状态下的功率谱熵均分别低于睁眼状态下的功率谱熵;对于功率谱熵从睁眼状态至闭眼状态的减少量,两组被试在Fp1、Fp2导联存在显著差异(
P
<0.05)(Fp1:SC为0.08,DP为0.02;Fp2:SC为0.09,DP为0.02);在睁眼状态下,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患者大脑左右半球功率谱熵的不对称性存在差异,精神分裂症组表现出更广的不对称性(呈显著不对称性的电极对:SC有4对,包括F3-F4、O1-O2、F7-F8、T5-T6;DP有2对,包括P3-P4、F7-F8);闭眼状态下二者的不对称性均只显著体现在F7-F8、T5-T6导联(
P
<0.05)。 功率谱熵这一指标能够敏感直观地描述功率谱的分布情况与不规则程度,进而反映脑电信号的复杂程度以及个体大脑活跃程度。该指标能够作为一项有效参考,反映两种疾病人群在静息态下大脑活动的差异,并有望用于区分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
2019 Vol. 38 (4): 385-391 [
摘要
] (
443
)
HTML
(0 KB)
PDF
(2531 KB) (
836
)
392
基于更快速的区域卷积神经网络的胎儿头围超声图像质量控制
林泽慧, 雷柏英, 姜峰, 倪东, 陈思平, 李胜利, 汪天富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19.04.2
胎儿标准丘脑水平横切面是胎儿双顶径与头围的测量切面,而双顶径和头围这两个测量参数对于预测胎儿体重有重要的作用。临床上此切面一直由超声医生手动获取,手动获取的切面质量高度依赖超声医生的临床工作经验,不但耗时,而且容易得到图像质量较差的切面。为了解决手动获取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更快速的区域卷积神经网络(faster R-CNN)的胎儿头围超声图像质量控制方法,辅助医生自动、快速和准确地获得标准丘脑水平横切面。首先,与超声专家团队制定评定协议,通过数据增强的方法,构建胎儿头围超声图像数据库;然后,通过faster R-CNN从训练数据中学习提取有识别性的特征,并利用通过联合训练和交替优化,使得区域建议网络(RPN)模块和fast R-CNN模块共享卷积层特征,构建一个完全端到端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对象检测模型,检测关键解剖结构;最后,通过检测的解剖结构结果对丘脑水平切面进行自动评分,根据评分结果进而自动判断是否是标准切面。对所采集的513张超声切面,80%的作为训练数据集,20%为测试数据集。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地定位到丘脑水平横切面的5个解剖结构,5个解剖结构的检测平均准确度达到80.7%,且每张丘脑水平切面的检查时间大约0.27 s。所提出的方法对胎儿头围超声图象进行自动化质量控制是可行的。
2019 Vol. 38 (4): 392-400 [
摘要
] (
506
)
HTML
(0 KB)
PDF
(12751 KB) (
67
)
401
非对称卷积核YOLO V2网络的CT影像肺结节检测
李新征, 金炜
*
, 李纲, 尹曹谦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19.04.3
肺癌一直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肺结节作为早期肺癌的一个重要征象,在肺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CT影像肺结节检测方法不仅步骤繁琐、处理速度慢,而且对于结节的检出率及定位精度都亟待提高。提出一种基于非对称卷积核YOLO V2网络的CT影像肺结节检测方法:首先将连续的CT序列叠加构造为伪彩色数据集,以增强病变和健康组织的差异;然后将含有非对称卷积核的inception V3模块引入到YOLO V2网络中,构造出一种适用于肺结节检测的深度网络,一方面利用YOLO V2网络在目标检测上的优势,另一方面通过inception V3模块在网络的宽度与深度上进行扩增,以提取更加丰富的特征;为进一步提高结节的定位精度,对损失函数的设计与计算方法也进行一定的改进。为验证所提检测模型的性能,从LIDC-IDRI数据集中选取1 010个病例的CT图像用于训练和测试,在大于3 mm的肺结节中,检测敏感度为94.25%,假阳性率为8.50%。实验表明,所提出的肺结节检测方法不仅可以简化肺部CT图像的处理过程,而且在结节检测率及定位精度方面均优于传统方法,可为肺结节检测提供一种新思路。
2019 Vol. 38 (4): 401-408 [
摘要
] (
506
)
HTML
(0 KB)
PDF
(6571 KB) (
605
)
409
运动想象的大尺度动态功能网络连接
张涛, 江晨阳, 李梦晨, 尧德中, 徐鹏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19.04.4
运动想象是一个多维度的高级脑认知活动,被广泛应用于脑-机接口控制和临床康复。然而,运动想象应用背后的神经机制仍然不清楚。为进一步理解运动想象潜在的神经机制,从大尺度水平探索运动想象的动态脑网络连接,征集26名健康被试进行运动想象功能磁共振扫描实验。基于运动想象任务态磁共振数据,首先,利用独立成分分析,获取11个大尺度功能子网络,并提取子网络对应的时间序列;然后,利用滑窗分析法,构建动态网络连接矩阵,并对所有的连接矩阵进行
k
-means聚类分析,得到状态依赖的动态连接;最后,利用网络统计分析方法,评估左/右手运动想象动态网络连接差异。结果表明,机器学习方法能更有效地获取数据特征,得到基于数据驱动的最优窗长为31个时间点,并且对左/右手运动想象的分类准确率达75.6%;运动想象大尺度网络连接模式是一种状态依赖的动态变化过程,共聚类出4个动态重构连接模式;左/右手运动想象大尺度动态网络连接模式的特异性,主要体现在额顶网络(FPN)和背侧注意网络(DAN)与其他子网络之间的交互上。该研究的发现,为理解运动想象潜在的神经机制提供新的观点。
2019 Vol. 38 (4): 409-416 [
摘要
] (
463
)
HTML
(0 KB)
PDF
(4605 KB) (
475
)
417
基于鸽局部场电位信号的数字字符图像重建研究
陈书立, 焦兴洋, 王治忠, 王松伟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19.04.5
利用鸽视顶盖神经元对视觉图像刺激产生的局部场电位信号(LFP),重建刺激数字字符图像。采用微电极阵列记录数字图像扫屏刺激下的神经元LFP信号,对其进行傅里叶变换并提取幅值、相位特征,然后利用逆滤波器算法构造重建模型,重建数字图像,并采用互相关系数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发现,在最优通道组合下,依据单因素重建试验,确定重建模型下神经元对视觉刺激的响应延迟时间为0.01 s,响应持续时间为0.55 s,频带范围为1 Hz<
f
1
<30 Hz、140 Hz<
f
2
<240 Hz。在各单因素最优的条件下,通过重建模型重建4只鸽子8组数据的10幅数字字符图像(0~9),与原始图像相比,其互相关系数均超过了0.90,总体互相关系数为0.935±0.01。总之,数字图像的扫屏视觉刺激模式所诱发的神经元响应可以以信息积累的方式重建该视觉刺激图像,同时也表明LFP信号的幅值、相位特征可较好地表征视觉刺激图像。
2019 Vol. 38 (4): 417-423 [
摘要
] (
301
)
HTML
(0 KB)
PDF
(3965 KB) (
310
)
424
基于贡献度排序的肾透明细胞癌串扰通路分析
邓金, 孔薇, 王帅群, 牟晓阳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19.04.6
基于基因信号传导通路理解生物过程,已成为探索疾病致病机理的重要手段。通常采用单一通路中差异表达基因数量的方法来衡量通路对疾病发生和后续发展的影响,而忽略基因间的相互扰动影响及通路间的串扰关系。因此,提出一种基于通路贡献度排序的串扰分析方法,以分析通路间的相互串扰在肾透明细胞癌(KIRC)致病机理中的影响。首先,利用信号通路影响分析(SPIA)方法对KIRC相关的通路进行贡献度排序;其次,结合距离相关性(DC)算法,分别计算在患病样本和健康样本中高贡献度信号通路之间的串扰值;最后,计算患病样本和健康样本通路串扰差值,筛选出串扰变化值高于0.1的串扰通路。结果表明,在21条KIRC患病前后串扰关系变化值较大的串扰通路中,爱泼斯坦-巴尔病毒信号通路与ErbB信号通路患病和健康样本串扰关系差值变化为-0.12,肾细胞癌信号通路与ErbB信号通路差值变化为-0.20,帕金森病信号通路与蛋白质在内质网中加工信号通路差值变化为-0.14,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信号通路与11条信号通路之间的串扰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差值变化在0.11~0.13之间。同时,分子生物学分析可验证这些通路间串扰的显著变化对KIRC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该方法可有效地探索已知及潜在与KIRC致病机理密切相关的失调信号传导通路。
2019 Vol. 38 (4): 424-430 [
摘要
] (
487
)
HTML
(0 KB)
PDF
(3230 KB) (
270
)
431
鲤鱼机器人无线遥控系统设计与应用
彭勇, 王婷婷, 闫艳红, 陈志旺, 温淑焕, 韩晓晓, 赵洋, 刘佳宁, 张乾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19.04.7
为解决有线控制时导线对水生动物机器人缠绕和运动束缚问题,设计一种鲤鱼机器人脑电刺激无线遥控系统。其中,系统硬件包括无线通信模块、电刺激信号生成模块、电源模块,系统软件包括串口通信设置、运动模式选择。将脑电极植入后在颅腔表面进行防水封固,将无线电刺激器放入防水包内搭载于鲤鱼机器人上,利用上位机远程控制无线电刺激器,令电刺激器发射信号通过电极刺激脑运动区,控制鲤鱼机器人运动。将鲤鱼机器人(
n
=10)置于水迷宫进行水下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可以控制鲤鱼机器人的前进、左转向和右转向运动,成功率分别为60%、70%、80%,表明所设计系统及应用方法对鲤鱼机器人水下无线控制均是有效且可行的。
2019 Vol. 38 (4): 431-437 [
摘要
] (
374
)
HTML
(0 KB)
PDF
(5663 KB) (
409
)
438
接骨板内固定参数对骨愈合过程的影响分析
方润心, 纪爱敏, 陈长胜, 龙登燕, 赵仲航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19.04.8
为比较不同内固定参数对横、斜形骨折两种情况下骨愈合过程的影响,利用Python对Abaqus进行二次开发,对综合力学调控及细胞分化的作用下的骨愈合过程进行模拟;同时采用正交实验的设计方法,对不同内固定参数对骨愈合过程的影响进行研究,利用
L
9
(3
4
)正交表对不同的内固定参数进行组合,对不同组合下的愈合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优选长效内固定方式。分析结果表明,横形骨折在愈合初期的愈合效果优于斜形骨折的愈合效果;使用接骨板进行固定时,不同参数对愈合形式产生不同的影响,接骨板的工作长度对骨折愈合过程影响较大,较小的工作长度使横、斜形骨折的愈合过程出现较大的差异,横形骨折较斜形骨折更早地愈合至1 000 MPa;增加工作长度,横、斜形骨折愈合形式相近,并且两者16周的愈合结果皆高于1 400 MPa;同时,接骨板及螺钉上的最大等效应力随着工作长度的增加出现降低的趋势;整体来说,骨折近端空出1~2孔,为骨折的愈合提供较好的力学环境;横、斜形骨折的愈合速率与内固定系统参数的选择有很大的相关性,斜形骨折对内固定系统的稳定性要求高于横形骨折,因此斜形骨折下应当适当增加螺钉数量,以保证其对稳定性的要求。
2019 Vol. 38 (4): 438-446 [
摘要
] (
387
)
HTML
(0 KB)
PDF
(2817 KB) (
435
)
447
三维多孔电磁复合支架构建与理化表征
徐学盖, 吴凤新, 高爱军, 孟洁, 温涛, 刘健, 徐樑华, 许海燕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19.04.9
模拟心肌细胞外基质(ECM)的组织结构和电生理特性,构建具有导电性和超顺磁响应性的三维多孔纳米纤维复合材料支架,为细胞黏附、增殖和分化提供有利的微环境。以明胶为壳层、聚乳酸为芯层,并在各层中引入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采用共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薄膜;将其粉碎并与碳纤维混合,经冷冻干燥和交联处理,得到三维多孔支架。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支架形貌及结构,用四探针仪测定支架的电导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支架磁滞回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检测支架材料的压缩应力-应变曲线;根据质量和体积计算支架密度,根据支架吸水前后质量计算吸水率。用CCK-8和Western Blot,分析细胞在支架上的活性及功能。支架内部呈多孔蜂窝结构,孔隙间相互贯通;当碳纤维含量为0、1、3、5 mg/mL时,支架密度分别为73.07、72.56、65.88、63.34 mg/cm
3
,吸水率分别为1 164.60%、1 186.48%、1 284.84%、1 323.66%;电导率分别为0、0.008 8、0.246 7、2.662 5 s/m,最大磁饱和强度分别为3.68、3.15、2.45、2.90 emu/g,抗压缩能力也相应提高。上述复合材料支架能够显著促进心肌细胞成熟相关蛋白Cx43和RhoA的表达,诱导心肌细胞向成熟分化。三维多孔电磁复合支架同时具有超顺磁性和导电性,微观上具有纳米纤维网络和多孔结构,并通过碳纤维的复合,使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高,支持心肌细胞生长并促进其成熟。
2019 Vol. 38 (4): 447-454 [
摘要
] (
306
)
HTML
(0 KB)
PDF
(5675 KB) (
256
)
455
新型两亲性糖聚肽肝癌靶向诊疗一体化纳米粒子的制备及体内外实验研究
赖胜圣, 刘虔铖, 金浩宇, 刘文平, 朱慧儿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19.04.10
通过氨基酸环内酸酐进行开环聚合及Click反应,制备得到新型两亲性糖聚肽——含半乳糖结构单元的聚(N
ε
-苄氧羰基-L-赖氨酸)/聚(L-谷氨酸酯)嵌段聚合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采用透析法制备糖聚肽纳米粒子,对其临界胶束浓度、粒径分布、表面形貌、生物活性、细胞毒性等进行考察。随后,以糖聚肽为载体包载近红外荧光染料IR780制备诊疗一体化纳米粒子,并对其在肝癌HepG2细胞的靶向摄取、光热疗效及活体成像效果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实验成功制备出含半乳糖结构单元的聚(N
ε
-苄氧羰基-L-赖氨酸)/聚(L-谷氨酸酯)嵌段聚合物;这种糖聚肽在水溶液中的浓度达到0.015 μg/mL时,便可以通过自组装形成粒径大约85 nm的球形粒子。细胞毒性实验(MTT)表明,该纳米粒子具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当其浓度达到500 μg/mL时,HepG2与HUVEC细胞仍保持90%以上的生存率。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表明,以糖聚肽为载体,可高效地将IR780传送到HepG2细胞内,具有肝癌靶向能力;体外光热治疗实验结果证实,在808 nm波长激光照射下,对靶向吞噬诊疗一体纳米粒子的HepG2肝癌细胞具有杀伤作用,而且光热治疗效果与IR780的浓度成正相关,当IR780浓度为10.0 μM时,其治疗效果优于5.0 μM时的治疗效果。小动物活体成像实验表明,该诊疗一体化纳米粒子能特异性地聚集在肿瘤部位,经尾静脉注射24 h后仍具有明显的荧光特性。综上可见,该实验合成新型两亲性糖聚肽肝癌靶向诊疗一体化纳米粒子,在肝癌的靶向诊断与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19 Vol. 38 (4): 455-463 [
摘要
] (
343
)
HTML
(0 KB)
PDF
(6019 KB) (
360
)
综述
464
深度学习算法在脑电信号解码中的应用
韦梦莹, 李琳玲, 黄淦, 唐翡, 张治国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19.04.11
近年来深度学习算法得到飞速发展,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中,利用深度学习算法从脑电信号(EEG)中解码生理、心理或病理状态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综述近年来深度学习算法在EEG解码中的应用,介绍常用算法、典型应用场景、重要进展和现存的问题。首先,论述常用于EEG解码的几类深度学习算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卷积神经网络、深度信念网络、自编码器和循环神经网络等。然后,讨论深度学习算法的几个典型EEG解码应用场景,包括脑机接口、情绪与认知识别、疾病辅助诊断。结合应用实例,归纳深度学习算法在EEG解码中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案、主要进展和研究趋势。最后,总结深度学习应用于EEG信号解码中仍待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如参数复杂度、训练时间以及泛化能力等。
2019 Vol. 38 (4): 464-472 [
摘要
] (
509
)
HTML
(0 KB)
PDF
(1092 KB) (
1410
)
473
低温常压等离子技术在肿瘤学中的应用
戚赢, 俞梦婕, 侯中宇, 姚瑜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19.04.12
等离子医学是研究等离子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的一门新兴科学。简述低温常压等离子技术,着重介绍其在肿瘤学中的应用。在肿瘤学领域中,等离子技术通过直接处理肿瘤细胞,产生大量活性物质引起肿瘤细胞的凋亡、坏死和自噬,从而发挥对肿瘤组织的直接致死性作用;等离子技术也可通过活化液体,使活化液体具备细胞毒性作用,从而发挥对肿瘤组织的间接致死性作用;同时等离子技术也具有诸多对肿瘤组织的非致死性作用;此外等离子技术也可参与构建化疗药物的缓释系统,协助药物跨生物膜转运,与传统化疗药物产生协同抗肿瘤的作用等,在肿瘤药物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2019 Vol. 38 (4): 473-480 [
摘要
] (
389
)
HTML
(0 KB)
PDF
(851 KB) (
436
)
481
血液中稀有细胞分离和富集方法研究进展
宋婉云, 王惠宇, 王明明, 张弢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19.04.13
近年来,对血液中含量低于100个/mL的稀有细胞进行高效率、高纯度富集或捕获,并对捕获得到的靶细胞进行无损释放,是肿瘤精准治疗、早期疾病诊断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对循环肿瘤细胞(CTCs)和胎儿有核红细胞(NRBCs)两类稀有细胞的富集研究最为广泛。针对这两类稀有细胞,从分离与富集原理、实验方法、分离效率等角度入手,综述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各类方法的优缺点。综合来看,稀有细胞的分离原理和方法大致可以分为物理分选法和免疫亲和法两类,前者利用稀有细胞的物理特性(如尺寸大小等)进行分选,后者利用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与抗体、核酸适配体进行的免疫亲和反应所产生的差异来分离和富集稀有细胞。此外,进一步介绍稀有细胞的物理学特性以及纳米技术、微流控技术、单细胞操作等新兴技术在分离富集领域的运用,并对各种分离方法进行简要的比较分析。
2019 Vol. 38 (4): 481-489 [
摘要
] (
431
)
HTML
(0 KB)
PDF
(5660 KB) (
379
)
490
聚乙烯胺及其衍生物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朱文仙, 袁明, 唐华东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19.04.14
聚乙烯胺(PVAm)是氨基聚合物中一级胺含量最高的水溶性大分子,具有聚阳离子特性、pH刺激响应性、高反应活性等特征,近10年来已在生物医学、石油化工、造纸印染、污水处理等诸多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系统介绍聚乙烯胺及其衍生物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从基因转染、药物治疗、组织工程等3个方面,详细总结近10年来的研究成果,分析对比了聚乙烯胺及其衍生物在这些领域应用的优势与缺点,指出其在这些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对聚乙烯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2019 Vol. 38 (4): 490-497 [
摘要
] (
611
)
HTML
(0 KB)
PDF
(4316 KB) (
499
)
498
磷酸钙支架材料促血管生成影响的研究
谭艳林, 罗春媛, 陈凯瑞, 张强, 熊博凯, 刘秀飘, 杨佩佩, 杨羽晨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19.04.15
支架材料对血管生成的诱导作用可以提高成骨的容积以及骨组织移植的成功率,所以血管生成是骨组织形成的先决条件之一。如何在支架材料中构建血管网络或在材料诱导成骨中促进血管的生成,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研究表明,磷酸钙作为骨组织工程研究中最常用的支架材料,可以通过结构优化赋予其良好的骨传导性和骨诱导性,但磷酸钙支架的应用研究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其在血管生成方面的影响和所起的关键作用。综述磷酸钙支架材料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并强调其在骨组织工程中促血管生成的重要性。
2019 Vol. 38 (4): 498-502 [
摘要
] (
374
)
HTML
(1 KB)
PDF
(755 KB) (
232
)
简讯
503
基于深度学习的前列腺癌判别算法研究
章浩伟, 任筱倩, 刘颖, 娄云重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19.04.16
前列腺癌是男性发病率较高的癌症之一,由于其起病隐匿,潜伏时间较长,所以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率,有利于患者健康。磁共振成像作为前列腺癌检测的主要影像手段,将其与深度学习方法相结合,以建立高效的前列腺癌判别模型,为肿瘤预后评估提供重要手段。采集116名前列腺患者的MRT2WI图像,将其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并对其进行图像增强和裁剪,减少周围组织的干扰,同时扩充图像的样本量,然后将其送入搭建好的AlexNet深度学习框架中进行图像特征等的学习。根据学习和训练反馈结果,对网络架构参数等进行优化,以便充分学习前列腺磁共振图像的特征,提高网络模型判别的准确率,经过改进后得到模型训练结果的准确率为0.977。用得到的模型对测试样本进行测试,得到测试准确率为0.967,AUC面积为0.91,可实现对前列腺癌有无的有效判别。
2019 Vol. 38 (4): 503-507 [
摘要
] (
512
)
HTML
(0 KB)
PDF
(3350 KB) (
297
)
508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前列腺癌DWI多参数分析及其应用
孙晓梦, 万遂人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19.04.17
探究使用机器学习方法,提升对扩散加权成像(DWI)多参数图的前列腺癌(PCa)诊断的准确性。对39例前列腺癌患者、56例良性患者,进行磁共振扩散加权图像的采集,并使用传统单指数模型(Mono)、拉伸指数模型(SEM)、弥散张量成像(DTI)模型、弥散峰度成像(DKI)模型以及体内素不相干运动扩散(IVIM)模型等5种重建模型,得到共计16个参数图,而后对于每一个参数图进行直方图分析,得到相关图像特征后使用机器学习的方法进行分类。 使用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两种分类器对前列腺病变进行良恶性分类,随机森林分类器的AUC值可以达到0.98,具有较高的分类性能。另外,对特征进行重要性排序后,发现DKI参数图是肿瘤分类的重要指标。
2019 Vol. 38 (4): 508-512 [
摘要
] (
330
)
HTML
(0 KB)
PDF
(2353 KB) (
624
)
版权所有 © 2015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编辑部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