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English
文章快速检索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稿约
CJBME论文著作权转让书
科学论文写作要点(附论文摘要写作提示)
综述写作要点(附综述摘要写作提示)
论文模版
更多>>
友情链接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更多>>
2020年 39卷 3期
刊出日期:2020-06-20
论著
综述
简讯
目录
目录
256
中英文目录
2020 Vol. 39 (3): 256-256 [
摘要
] (
144
)
HTML
(1 KB)
PDF
(273 KB) (
130
)
论著
257
基于深度级联网络的乳腺淋巴结全景图像的癌转移区域自动识别
李宝明, 胡佳瑞, 徐海俊, 王聪, 蒋燕妮, 张智弘, 徐军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0.03.01
淋巴结癌转移区域的自动识别是乳腺癌病理分期的重要前提。但由于全景图像尺寸巨大, 组织形态复杂多样, 在乳腺淋巴结全景图像中自动检测和定位癌转移区域具有很大的难度。设计一种基于深度级联网络的方法, 实现对乳腺淋巴结全景图像癌转移区域的自动定位与识别。采用由粗定位到精定位的两个深度网络模型级联的方式, 首先基于医生标记的癌转移区域, 提取阳性与阴性图像块训练粗定位网络VGG16得到粗定位结果, 然后对比粗定位结果与医生标记提取阳性和假阳性区域的图像块, 再训练精定位的ResNet50网络用于识别阳性和假阳性区域。为了验证所提出深度级联网络的有效性, 选用Camelyon16公开的共400张乳腺淋巴结全景图像数据集用作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 所提出的VGG16+ResNet50级联网络模型的定位指标FROC得分达到0.891 2, 分别比单个深度网络模型VGG16和ResNet50的FROC得分高0.153 1和0.147 0, 比AlexNet+VGG16级联的网络模型FROC得分高0.028 8, 显示深度级联网络模型对淋巴结癌转移区域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识别。
2020 Vol. 39 (3): 257-264 [
摘要
] (
685
)
HTML
(1 KB)
PDF
(6395 KB) (
584
)
265
基于静息态fMRI相位同步的ADHD儿童脑网络研究
徐杰, 王训恒, 厉力华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0.03.02
探索相位同步和复杂网络方法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脑网络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选取135例ADHD患者和102例正常对照作为研究对象。以这237例被试的功能磁共振图像时间序列作为研究数据, 利用相位同步分析方法获得脑区间的连接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脑网络。然后, 利用复杂网络的局部效率指标评估静息态脑功能, 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 分析ADHD患者和正常对照在静息态下脑区的局部效率可能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 ADHD患者与正常对照在年龄、性别、量表分值(注意力和自制力)、3种智商值(语言智商、操作智商和总智商)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 在诊断和头动参数上有显著差异(
P
<0.05, 校正后)。诊断方面发现, 11个局部效率正常对照组与ADHD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脑区(
P
<0.05), 其中主要的脑区为左侧尾状核(0.118±0.317 vs 278±0.433)、丘脑(0.345±0.425 vs 0.541±0.435)、颞横回(0.467±0.476 vs 0.654±0.444)和右侧背外侧额上回(0.536±0.401 vs 0.681±0.333)、额中回(0.505±0.377vs 0.641±0.331)、尾状核(0.144±0.329 vs 0.298±0.423)。在静息态下, ADHD患者和正常对照在左侧中央前回、尾状核、丘脑等脑区的局部效率差异可能与患者尾状核、丘脑等特定脑区的功能异常有关, 也可能与患者注意和执行有关的神经网络损伤有关。
2020 Vol. 39 (3): 265-270 [
摘要
] (
544
)
HTML
(1 KB)
PDF
(777 KB) (
519
)
271
MRI超短回波时间成像序列结合T2*映射技术用于在体耳软骨无创检测
李雪, 张唯唯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0.03.03
提出使用磁共振图像(MRI)超短回波时间(UTE)成像序列结合T2*映射技术, 对耳软骨T2*值进行在体无创检测, 探究既能对耳软骨进行非侵入性成像又能定量评估在体耳软骨生物成分的方法, 为耳软骨再造和修复整形手术评价的标准化提供新思路。首先, 使用1个UTE和5个短回波时间(TE)的成像组合序列采集30名志愿者右侧外耳的MRI图像;然后, 利用采集到的每名志愿者的图像进行组内刚性配准及手动分割耳软骨与外耳轮廓(包含耳软骨及周围组织, 如皮肤、脂肪和其他软组织)的预处理;接下来, 分别运用单指数和双指数衰减模型在分割出来的耳软骨和外耳区域进行T2*值测量;最后, 分别使用这两种模型拟合耳软骨信号强度随回波时间变化的衰减曲线, 并比较拟合模型的准确性。结果显示, 在30例右耳的单成分分析(单指数模型)实验中, 外耳的T2*
m
平均值为(49.269±16.979)ms, 耳软骨的T2*
m
平均值为(23.799±9.629)ms。在双成分分析(双指数模型)中, 外耳的短成分T2*
s
平均值为(11.713±3.111)ms, 长成分T2*
l
平均值为(65.128±13.132)ms, 耳软骨的短成分T2*
s
平均值为(5.577±1.830)ms, 长成分T2*
l
平均值为(30.628±8.413)ms。统计分析显示, 单成分分析计算得到的T2*
m
, 和双成分分析计算得到的T2*
s
、T2*
l
, 在外耳和耳软骨区域均存在显著差异(
P
<0.05)。在曲线拟合中, 双指数模型优于单指数模型(
R
2
[bi]=0.999±0.001 vs
R
2
[mono]=0.905±0.014,
P
<0.05)。实验结果表明, 超短回波时间成像序列结合T2*映射技术对在体耳软骨进行T2*值无创检测具备可行性, 有望为软骨组织工程和3D生物打印技术制作的耳软骨-支架复合物应用在耳廓修复和再造中提供医学影像学的支撑, 也为小耳畸形外科整形手术术后定量评估耳软骨提供一种可行性方案。
2020 Vol. 39 (3): 271-279 [
摘要
] (
458
)
HTML
(1 KB)
PDF
(4751 KB) (
268
)
280
根据磁共振T2加权影像特征预测乳腺癌组织学分级
谢素丹, 范明, 许茂盛, 王世威, 厉力华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0.03.04
组织学分级是乳腺癌的重要预后指标。探讨磁共振(MRI)T2加权影像特征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关联性, 可为术前预测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作用。回顾性分析167例术前行MRI检查并经病理诊断为浸润性乳腺癌患者, 其中组织学分级Ⅱ级和Ⅲ级的分别为72例和95例。利用计算机半自动方法, 分割患者乳腺磁共振T2加权影像的病灶区域, 并对其提取包括纹理特征和形态特征的40维影像特征。采用留一法交叉验证方法(LOOCV), 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影像特征在组织分级Ⅱ级和Ⅲ级组间的差异, 并设计多变量分类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并计算对应曲线下的面积(AUC);计算敏感性、特异性、F1-Measure等指标, 对预测模型进行综合评估。对每一维特征进行单变量逻辑回归分析, 在低分级和高分级组间进行统计检验分析(
t
检验)。形态特征中最优单特征为病灶半径, AUC值为0.742(
P
<0.05);纹理特征中最优特征为大面积高灰度级增强, AUC值为0.742(
P
<0.05)。设计多元逻辑回归(MLR)、支持向量机(SVM)、多任务学习(MTL)等3种分类器, 预测乳腺癌组织学分级, 其AUC值分别为0.767±0.036、0.772±0.036和0.771±0.037, 对应特异性分别为0.667、0.653、0.708, 灵敏度分别为0.747、0.737、0.684。研究表明, 乳腺癌的T2加权影像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组织学分级, 对乳腺癌的预后判断具有潜在价值。
2020 Vol. 39 (3): 280-287 [
摘要
] (
422
)
HTML
(1 KB)
PDF
(1794 KB) (
329
)
288
基于极限学习机的阿尔兹海默病辅助诊断
林伟铭, 袁江南, 冯陈伟, 杜民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0.03.05
阿尔兹海默病是一种渐进发展式的痴呆疾病, 其脑部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出现萎缩。利用磁共振脑图像解剖学特征的变化, 提出一种使用极限学习机来诊断阿尔兹海默病以及轻度认知障碍的方法。采用FreeSurfer软件, 分析从ADNI数据库的818份磁共振图像中得到的脑部解剖学特征。首先对这些特征使用线性回归模型来估计正常衰老引起的萎缩因素, 并将其从特征中去除;随后采用极限学习机作为分类器, 使用处理后的特征来诊断阿尔兹海默病和轻度认知障碍。在实验过程中, 通过十折交叉验证来测试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通过100次实验求平均的方式计算得出, 该方法诊断阿尔兹海默病的准确率达到87.62%, 曲线下面积达到94.25%;诊断轻度认知障碍的准确率达到73.38%, 敏感度达到83.88%, 其中年龄矫正能有效提高轻度认知障碍诊断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有效诊断阿尔兹海默病和轻度认知障碍。
2020 Vol. 39 (3): 288-294 [
摘要
] (
555
)
HTML
(1 KB)
PDF
(3068 KB) (
403
)
295
感应式磁声成像中的磁热声效应研究
杨铭, 马任, 张顺起, 周晓青, 殷涛, 刘志朋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0.03.06
探究感应式磁声成像中的磁热声效应, 分析磁声声源与热声声源分布及幅值特征。建立磁声及热声声源表达式, 数值仿真多层电导率仿真模型的感应电流分布、磁声+热声声源分布及声压信号, 对两种声源分布及重建结果进行比较。为验证仿真结果, 建立磁声成像实验平台, 采用导电橡胶圈仿体分别开展磁声和热声圆周扫描实验, 并对磁声和热声信号幅值和声源重建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 磁声声源分布集中在电导率边界处, 而热声声源分布展宽, 并且在边界和内部均有分布;磁声声源的最大值是热声声源的15倍。实验结果表明, 热声声压信号峰-峰值是混合信号的1/4。热声信号重建的声源图像在边界处更模糊, 磁声信号的声源重建图像边界清晰但存在伪影。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证明, 磁声成像中同时存在热声效应。从热声声源的分布及热声信号与磁声信号的幅值关系中可见, 热声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磁声成像结果产生影响。
2020 Vol. 39 (3): 295-302 [
摘要
] (
420
)
HTML
(1 KB)
PDF
(9863 KB) (
123
)
303
基于LSTM-CNN的睡眠呼吸暂停与低通气事件实时检测算法研究
余辉, 王硕, 李心蕊, 邓晨阳, 孙敬来, 张力新, 曹玉珍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0.03.07
睡眠呼吸暂停与低通气综合征(SAHS)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是一种潜在的致死性呼吸疾病。为了兼顾对睡眠呼吸暂停与低通气(AH)事件检测的准确率与时间分辨率, 提出一种长短时记忆-卷积神经网络(LSTM-CNN)方法, 实现对AH事件的精准预测;同时基于事件检测结果, 提出一种呼吸紊乱指数(AHI)估计方法, 进而实现对SAHS严重程度的定量评估。选取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睡眠健康数据库中54名受试者的腹部位移信号对LSTM-CNN算法进行测试。对于处理得到的超过90万数据片段, 正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6%、88.2%、88.7%;54名被试的AHI预测结果与多导睡眠图(PSG)标注结果相比, 皮尔逊相关指数达到0.98;观察SAHS严重程度诊断结果, kappa系数达到0.95。结果表明, 所提出的方法不仅可以实现对AH事件的高精度检测, 而且可以对AHI指数与SAHS严重程度做出准确估计, 有望用于PSG检测之前SAHS的初步诊断以及成为家用SAHS长期监护工具。
2020 Vol. 39 (3): 303-310 [
摘要
] (
768
)
HTML
(1 KB)
PDF
(6166 KB) (
772
)
311
基于多尺度排序递归图的糖尿病轻度认知障碍脑电信号分析
顾广华, 娄春阳, 崔冬, 侯俊博, 李朝辉, 李小俚, 尹世敏, 王磊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0.03.08
研究糖尿病轻度认知障碍(MCI)脑电信号多尺度的确定性特性, 有利于其早期预防和诊断。基于多尺度下的排序递归图, 对15通道闭眼静息态的脑电信号进行多尺度排序递归图确定性分析。4组被试分别为14例糖尿病轻度认知障碍(DM-MCI)、11例糖尿病认知功能正常(DM-nMCI)的患者以及16例无糖尿病轻度认知障碍(nDM-MCI)、10例无糖尿病认知功能正常(nDM-nMCI)的患者。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对4组被试脑电信号的多尺度确定性值进行统计分析, 利用皮尔森相关方法研究多尺度确定性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 小尺度1≤
s
≤4时, nDM-MCI组和nDM-nMCI组确定性DET值明显高于DM-MCI组和DM-nMCI组的DET值;大尺度12≤
s
≤15时, 4组DET值差异性小, 且DM-MCI组所有电极不同尺度下的确定性值均要高于DM-nMCI;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在C3(DM-MCI: 0.83±0.09, nDM-MCI: 0.86±0.09)和C4 (DM-MCI: 0.85±0.08, nDM-MCI: 0.88±0.08, )电极的小尺度下确定性值显著增高, 是认知障碍的主要特征, 且与Boston (
P
=0.033), FAQ(
P
=0.026), WAIS (
P
=0.037), MoCA (
P
=0.039,
P
=0.017)等多项认知功能显著相关;糖尿病患者在Fp1(DM-MCI: 0.80±0.09, DM-nMCI: 0.75±0.07)、Fp2(DM-MCI: 0.80±0.09, DM-nMCI: 0.75±0.01)和Oz(DM-MCI: 0.76±0.06, DM-nMCI: 0.73±0.07)小尺度确定性和Fp2(DM-MCI: 0.96±0.03, DM-nMCI: 0.94±0.01)大尺度确定性显著降低, 是糖尿病的重要特征。基于多尺度排序递归图的确定性可用于分析与认知功能下降和糖尿病相关的脑电特征。
2020 Vol. 39 (3): 311-317 [
摘要
] (
534
)
HTML
(1 KB)
PDF
(1120 KB) (
304
)
318
基于GATE的小动物PET原型机仿真验证与性能评估
黄衍超, 朱火彪, 路利军, 冯前进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0.03.09
小动物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在药代动力学、新药研发、疗效评估等预临床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但小动物PET的定量精度仍受限于探测器的空间分辨率与灵敏度的不足。为研发高性能的小动物专用PET探测器, 提出“小孔径、大轴向跨度”的小动物PET搭建方案, 并通过蒙特卡罗仿真技术, 对该方案进行仿真验证与评估。该方案设计的原型机由60个晶体探测模块, 分为5个连续的12边形探测环组成, 其中心孔径与轴向跨度分别为102和125.4 mm, 具备高达50.8°的光子最大接收角。采用GATE平台建立该原型机的仿真模型, 并对其空间分辨率、计数性能(散射分数与等效噪声计数率)、探测灵敏度以及成像质量共4个性能进行预评估与分析。结果显示, 该原型机的空间分辨率为1.62 mm, 探测灵敏度为9.26%, 散射分数为20.8, 等效噪声计数率为2, 256 kcps, 总体性能与西门子Inveon PET系统相近, 并在探测灵敏度及等效噪声计数率性能上分别取得21.36%以及35.14%的提升。基于GATE平台的仿真结果表明, 采用“小孔径、大轴向跨度”的设计, 能显著提升小动物PET系统的探测灵敏度, 有望进一步提升小动物PET应用的定量精度。
2020 Vol. 39 (3): 318-326 [
摘要
] (
429
)
HTML
(1 KB)
PDF
(4974 KB) (
385
)
327
伴有足中关节炎的扁平足患者矫正鞋垫的生物力学研究
章浩伟, 杨俊彦, 刘颖, 陈亮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0.03.10
针对伴有足中关节炎的扁平足患者, 研究不同结构和材料刚度的矫正鞋垫对其足部应力集中和内部关节软骨及筋膜应力的作用效果。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正交实验设计, 利用CT图像数据建立患者足部及矫正鞋垫有限元模型。随后, 通过footscan系统对支撑相期间足底各区域应力和接触面积进行测量, 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然后, 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 对比分析矫正鞋垫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 足弓高度为30 mm, 楔形角度为5°, 刚度为1 MPa的矫正鞋垫的作用效果最优。与裸足时的应力峰值相比, 足跟区表面和内部的应力峰值分别降低了62.5% (由0.152 MPa降至0.057 MPa)和77.9% (由0.245 MPa降至0.054 MPa);足跖区表面和内部的应力峰值分别降低了56.0% (由0.125 MPa降至0.055 MPa)和72.9% (由0.192 MPa降至0.052 MPa)。相比普通接触式鞋垫, 足底应力分布更均匀, 舟楔关节软骨及筋膜应力(拉伸方向)更小。研究结果为这种复合病症下具有复合作用的矫正鞋垫设计提供数据基础, 对扁平足与足中关节炎的联合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2020 Vol. 39 (3): 327-334 [
摘要
] (
535
)
HTML
(1 KB)
PDF
(4996 KB) (
478
)
335
亚纳秒脉冲电场联合温度杀伤人宫颈癌细胞的实验研究
郭飞, 张琳, 刘欣, 张玉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0.03.11
为研究亚纳秒脉冲联合温度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杀伤效应, 将脉冲电场参数组合(电场强度25、50、100 kV/cm, 半峰值脉宽1 ns, 脉冲个数分别为4 000、1 000、250, 频率5 Hz), 作用于处于不同温度(25℃、43℃、48℃)的HeLa细胞, 利用MTT检测亚纳秒脉冲对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 通过AO/EB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活性。实验发现:当细胞悬液温度到达48℃后, 随着时间推移细胞死亡率不断增加;采用亚纳秒脉冲电场(电场强度50 kV/cm, 半峰值脉宽1 ns, 脉冲个数1 000, 频率5 Hz)处理不同温度下HeLa细胞, 细胞悬液温度达到43℃后, 细胞死亡率达到18.07%±1.98%, 细胞悬液温度达到48℃, 细胞死亡率增至25.11%±6.05%;采用相同能量脉冲电场处理处于相同温度(48℃)的细胞悬液时, 细胞死亡率与脉冲场强正相关, 100 kV/cm电场作用下得到最高细胞死亡率为31.09%±5.03%, 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显示HeLa细胞发生凋亡效应。适当场强的亚纳秒脉冲联合温度通过诱导细胞凋亡, 进而杀死HeLa细胞。
2020 Vol. 39 (3): 335-341 [
摘要
] (
396
)
HTML
(1 KB)
PDF
(14482 KB) (
125
)
综述
342
经颅直流电刺激电极拓扑研究进展
许赟, 徐坤, 陈俊语, 徐硕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0.03.12
电极拓扑是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刺激装置设计的关键, 对经颅直流电刺激的刺激效果和安全性起决定性作用。为满足临床和研究中对于刺激效果不断提高的要求, 近年来各种新电极拓扑相继被提出, 其结构和刺激效果也有所不同。将现有的典型电极拓扑根据结构特点和控制策略进行归纳分类, 分别是两电极、多返回电极以及电极阵列这三类电极拓扑。通过建立量化评价指标聚焦度
F
和电流效率
μ,
从量化指标对三类电极拓扑的性能进行系统的量化评价和对比, 指出各电极拓扑的刺激效果和特点。最后, 总结现有电极拓扑在聚焦度、电流效率、可操作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在此基础上, 针对发展现状给出电极拓扑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 改善高性能电极拓扑的可操作性, 着重解决由于各层组织电特性差异造成的聚焦度较差和电流效率过低问题。
2020 Vol. 39 (3): 342-350 [
摘要
] (
549
)
HTML
(1 KB)
PDF
(6194 KB) (
459
)
351
抑郁症脑电特异性研究进展
刘潇雅, 刘爽, 郭冬月, 安兴伟, 杨佳佳, 明东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0.03.13
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症状的一组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 发病率高并遍布各年龄组。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生活竞争的日益加剧, 全球抑郁症的发病率也快速提升, 且患病与自杀事件已呈低龄化趋势, 对抑郁症的预防诊治工作亟待重视与研究。以往抑郁诊治多依赖于主观量表评估和医生经验判定, 一致性差且误诊率、漏诊率高, 缺乏客观有效、方便快捷的定量诊断指标与方法。脑电(EEG)作为一种非侵入式探测大脑皮层神经电活动变化的研究手段, 时间分辨率高, 含有丰富的中枢神经认知生理活动信息, 是获取抑郁症大脑病理变化的客观有效方法, 且近年来抑郁症EEG特异性研究已取得部分成果。全面综述抑郁症EEG特征节律、非线性动力学参数、事件相关电位(ERP)响应, 以及脑神经网络特异性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等进展情况, 并对未来愿景进行展望, 以期推进抑郁诊治方法研究, 助力开发更为有效的抑郁防治技术。
2020 Vol. 39 (3): 351-361 [
摘要
] (
1365
)
HTML
(1 KB)
PDF
(905 KB) (
2383
)
362
微囊泡产生及鉴定体系现状分析
钟宇彤, 黎艳红, 林辉, 罗玉斌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0.03.14
近年来, 随着对微囊泡研究的深入, 如何有效获取足量、高纯度的微囊泡成为该领域研究的挑战。微囊泡又称微粒, 是细胞激活、损伤或凋亡后从细胞膜脱落的小囊泡, 直径为100 ~1000 nm。微囊泡可通过不同机制与细胞相互作用, 发挥与来源细胞相似的生物学功能。与此同时, 微囊泡又因其含有天然的细胞膜成分, 具有良好的生物传递性, 成为仿生药物载体研究的新宠。从原理、应用和关键技术等几个方面综述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将目前已有的微囊泡提取及鉴定关键技术做进一步论述, 并对微囊泡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2020 Vol. 39 (3): 362-366 [
摘要
] (
813
)
HTML
(1 KB)
PDF
(775 KB) (
927
)
367
水凝胶材料和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李敏, 孟祥璟, 张祥奎, 刘波, 段崇刚, 张兰英, 张岱州, 凌沛学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0.03.15
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关注将水凝胶作为支架材料并与细胞3D培养相结合用于组织器官再生与修复。水凝胶由亲水性聚合物、共聚物或可以形成大分子链的单体大分子交联而成, 可吸收大量水分并保持3D结构,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包埋细胞和有效的递送生物活性分子等特点, 因而被广泛用于生物医药领域的药物输送和组织工程等领域。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从骨髓、脂肪、脐带等多种组织中获取, 具有低免疫原性及多向分化潜能, 是细胞3D培养以及细胞治疗的首选。目前间充质干细胞主要是2D培养模式, 该培养模式下的间充质干细胞繁殖率低, 且无法模拟体内的生长环境。水凝胶材料作为3D细胞培养支架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可以模拟体内的生长环境, 在修复受损软骨、骨、皮肤和心脏等组织中有巨大潜力。概述水凝胶、间充质干细胞以及间充质干细胞和水凝胶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展示水凝胶材料与间充质干细胞的3D培养在不同组织再生和修复中的发展趋势和可能性, 以期为后续水凝胶和干细胞的深入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2020 Vol. 39 (3): 367-374 [
摘要
] (
791
)
HTML
(1 KB)
PDF
(845 KB) (
947
)
简讯
375
医用辐射防护产品检测系统
褚永华, 朱锋杰, 王志鸿, 王志康, 黄天海, 梅杰, 张鞠成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0.03.16
现有的医用辐射防护产品的质量控制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辐射防护产品的检测工作量大, 检测结果的保存和管理还处于纸质记录阶段, 容易造成数据记录遗漏或混淆, 追溯起来也不方便。对于辐射防护用品的检测结果, 目测判读存在遗漏或误判的风险。设计一套医用辐射防护产品检测的系统, 包括管理模块和检测模块, 利用图像处理方法判断辐射防护产品检测合格性。辐射防护产品X线检测图像经过相似块匹配, 结合主成分分析法, 在图像去噪后进行图像背景处理, 利用Roberts-最大类间方差法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 通过区域生长法提取所需裂缝, 计算裂缝面积并判断辐射防护产品检测的合格性。结果表明, 该系统可以有效提取铅围裙、铅上衣和连体铅衣不同部位的裂缝面积, 根据医用辐射防护产品报废标准实现产品合格性判断。
2020 Vol. 39 (3): 375-379 [
摘要
] (
375
)
HTML
(1 KB)
PDF
(4872 KB) (
488
)
380
羊膜基质/聚丙烯复合补片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评价
葛芬芬, 林静, 胡慧洁, 吴徐金, 沈鑫炜, 周密, 竺亚斌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0.03.17
制备脱细胞羊膜基质, 运用物理方法将其复合于临床用聚丙烯补片, 以形成具有更好组织相容性的生物补片。通过细胞培养, 以聚丙烯膜为对照, 评价复合生物补片的细胞相容性;通过动物皮下植入实验, 以评价复合补片的组织相容性。结果表明, 复合补片羊膜基质表面上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和形态均好于聚丙烯表面, 细胞增殖较快, 增殖率超过聚丙烯表面的50%。动物实验显示, 复合补片周围增生少, 无明显纤维包膜形成, 初期在植入周围有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 随着羊膜逐渐降解, 4周时可见毛细血管新生;而对于聚丙烯材料, 植入处纤维包囊明显, 炎性情况也较严重。经羊膜基质复合的聚丙烯补片具有良好的细胞和组织相容性。
2020 Vol. 39 (3): 380-384 [
摘要
] (
341
)
HTML
(1 KB)
PDF
(1901 KB) (
430
)
版权所有 © 2015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编辑部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