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English
   
文章快速检索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稿约
CJBME论文著作权转让书
论文待编稿致作者信
科学论文写作要点(附论文摘要写作提示)
综述写作要点(附综述摘要写作提示)
更多>>
 
  友情链接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更多>>
2021年 40卷 2期
刊出日期:2021-04-20

论著
综述
简讯
目录
 
       目录
127 目录
2021 Vol. 40 (2): 127-128 [摘要] ( 178 ) HTML (1 KB)  PDF (271 KB)  ( 82 )
       论著
129 基于PCNN-LSTM神经网络的膝关节摆动信号分类识别
杨佳, 邱天爽, 刘宇鹏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1.02.01
膝关节摆动(VAG)信号是指膝关节屈曲或伸展时发出的声音或振动信号,可灵敏、客观地描述膝关节的健康状态,在膝关节疾病的无创检测中具有重要作用。现有的对VAG信号正常和异常分类方法自动化程度低,且分类准确度较低,总体性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卷积神经循环网络(PCNN-LSTM)的VAG信号分类算法。首先,利用经验模式分解(EMD)和小波变换,将一维VAG信号变换为二维时频特征谱图,并将其用作数据集;然后,在串行神经网络的基础上融合并行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再与LSTM神经网络相结合构成改进的PCNN-LSTM模型,以此区分正常或异常的VAG信号,实现对膝关节健康状态的自动检测。采用由加速度传感器(181A02)和USB采集仪(FSC812)所采集的真实VAG信号,构建数据集对所提出算法性能进行验证。数据集由654例样本构成,其中包括健康数据222例和患有膝关节疾病的数据432例。实验表明,所提出算法的分类正确率为96.93%,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5.56%,相比其他算法可得到较好的分类识别效果,对于膝关节疾病的无创检测和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2021 Vol. 40 (2): 129-136 [摘要] ( 515 ) HTML (1 KB)  PDF (2622 KB)  ( 693 )
137 不同序列间隔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运动区功率谱密度的影响
靳静娜, 廖文清, 刘文博, 王欣, 刘志朋, 殷涛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1.02.02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范式中序列间隔(ITI)参数对神经生理作用的影响尚未被充分研究。探讨不同ITI 高频rTMS刺激初级运动皮层对双侧运动区神经活动能量的影响。11名健康受试者参与ITI分别为25、50、100 s的真10 Hz rTMS及伪10 Hz rTMS,序列时长为5 s。在每次rTMS前后采集180 s闭目静息态脑电信号,分析rTMS前后双侧运动区总频段及delta、theta、alpha、beta、gamma1、gamma2各频段功率谱密度和其偏侧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25 s ITI rTMS对刺激侧运动区各频段功率谱密度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50 s ITI rTMS使刺激侧theta和beta频段功率谱密度显著增加(P<0.05,theta频段刺激前后(11.42±1.01)dB vs(12.19±1.10)dB),beta频段刺激前后(10.71±0.99)dB vs(11.20±0.88)dB);同时使gamma2频段功率谱密度显著降低(P<0.05,刺激前后(4.94±0.97)dB vs(3.35±0.61)dB);100 s ITI rTMS使刺激侧theta、alpha和beta频段功率谱密度显著增加(P<0.05,theta频段刺激前后(11.29±1.00)dB vs(12.17±1.10)dB,alpha频段刺激前后(16.17±1.20)dB vs(17.74±1.20)dB,beta频段刺激前后(10.55±0.88)dB vs(11.26±0.90)dB)。rTMS诱发刺激对侧运动区各频段功率谱的变化与刺激侧运动区的变化基本相同。在实验中,rTMS均没有改变双侧运动区功率谱密度的偏侧指数(P>0.05)。研究结果表明,高频rTMS范式设置的ITI不同,对双侧运动区脑活动的影响不同,提示制定高频rTMS范式时,需慎重考虑ITI的设置。
2021 Vol. 40 (2): 137-144 [摘要] ( 353 ) HTML (1 KB)  PDF (950 KB)  ( 343 )
145 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工作记忆的脑功能网络研究
陆晟, 罗志增, 史红斐, 高云圆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1.02.03
工作记忆是高级认知功能的重要基础,为探索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工作记忆的影响及具体机制,招募18位被试参加实验,采集被试在伪/阳极/阴极tDCS刺激后三图、四图以及五图记忆负载任务中的行为数据(准确率、反应时长)与脑电信号。首先根据行为数据对工作记忆能力进行评估,再利用不同通道之间脑电信号的相关性,构建各状态下的脑功能网络,计算出平均度D、平均聚类系数C和全局效率E等网络特征参数,最后结合不同极性tDCS刺激后3种记忆负载任务中的行为数据与网络特征参数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阳极刺激后四图与五图负载任务中的准确率(四图: 89.75%±1.36%;五图: 78.50%±2.25%)较伪刺激后(四图:81.25%±2.30%;五图: 73.25%±5.36%)均有显著提升(P<0.05),而阴极刺激后行为数据的变化无规律可循。根据脑功能网络特征参数的变化可以发现,阳极刺激后高度值节点主要分布在刺激点F3以及周围区域,3种记忆负载任务中的网络特征参数与伪刺激后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且在四图负载任务中增幅最大(伪刺激:D=10.55±2.31,C=0.60±0.07,E=0.26±0.03;阳极刺激:D=15.37±1.35,C=0.71±0.04,E=0.34±0.02),而阴极刺激后的高度值节点主要分布在右侧额叶与枕叶区域,且网络特征参数只在五图负载任务中表现出显著降低(伪刺激:D=13.73±2.42,C=0.64±0.07,E=0.31±0.04;阴极刺激:D=11.46±2.31,C=0.58±0.05,E=0.28±0.03)。结果表明,阳极刺激通过激活左背外侧前额叶皮层活性,可有效提升工作记忆性能,且在难度适中的任务中提升效果更显著;阴极刺激可抑制该皮层活性,使大脑连通性能下降,但大脑选择其他脑区进行功能代偿,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且抑制效果在高难度任务下更显著。
2021 Vol. 40 (2): 145-153 [摘要] ( 460 ) HTML (1 KB)  PDF (3267 KB)  ( 379 )
154 静息态脑电在意识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王勇, 梁振虎, 夏小雨, 白洋, 杨艺, 刘养凤, 何江弘, 李小俚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1.02.04
意识障碍患者的精确判定对制定诊疗计划和预测恢复结果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可靠的意识检测方法十分必要。50名意识障碍患者(25名植物状态(VS)患者和25名微意识状态(MCS)患者)被纳入研究,利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护仪采集脑电数据,并计算信号复杂度和相对功率;通过双样本t检验分析MCS和VS组间脑电特征差异,利用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脑电特征与临床评分的量化关系,探索区分不同意识状态的脑电特征。利用以上脑电特征构建基于决策树的意识分类模型,应用于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辅助诊断。排序熵(PE)、排序Lempel-Ziv复杂度(PLZC)、gamma频段相对功率在VS和MCS间存在显著差异(PE: 0.71±0.07 vs 0.75±0.07, P<0.01; PLZC: 0.53±0.07 vs 0.56±0.06, P<0.01; gamma: 0.13±0.07 vs 0.16±0.06, P<0.01),且PE与临床评分相关性最高(r=0.81, P<0.001)。基于PE构建的意识分类模型的ROC曲线下的面积(AUC)和准确度(ACC)(AUC=0.931, ACC=0.92)优于BIS构建的分类模型(AUC=0.905, ACC=0.90)的相应参数,表明静息态脑电有望成为意识诊断的重要工具。
2021 Vol. 40 (2): 154-162 [摘要] ( 333 ) HTML (1 KB)  PDF (5097 KB)  ( 672 )
163 视觉反馈作用下精确抓握力量控制的脑网络拓扑研究
吕亚东, 李可, 侯莹, 张冬梅, 魏娜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1.02.05
抓握的精确力量控制是实现各种复杂精细手功能的关键。在人体进行精确抓握力量控制时,力量变化的速度、力量的上升与下降是否由不同的脑功能网络支配尚不得而知,其潜在的感知运动控制机制仍不清楚。探讨视觉-精确抓握力量跟踪任务下,握力的变化速度和握力上升及下降时脑网络的拓扑变化。研究中招募11名健康受试者,首先测量其抓握的最大自主收缩力(MVC),然后要求受试者使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执行3种速度下的视觉-精确抓握力量跟踪任务(包括握力上升和下降状态),其中3种速度分别为1% MVC/s(速度1)、2% MVC/s(速度2)、3% MVC/s(速度3),同时记录受试者全脑共32通道的脑电信号,随后使用网络拓扑的平均聚类系数C和特征路径长度L参数,对基于相位延迟指数的脑电功能网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C值在θ频带的速度1、速度2、速度3下,当握力上升时分别为(0.157±0.032)、(0.164±0.044)、(0.194±0.039),当握力下降时分别为(0.154±0.026)、(0.173±0.041)、(0.211±0.058),C值随着跟踪速度的增加而显著性地增加(P<0.05)。同样地,C值在β频带存在类似的变化(P<0.001)。与C值变化不同的是,L值在θ频带的速度1、速度2、速度3下,当握力上升时分别为(4.644±0.400)、(4.150±0.325)、(3.909±0.497),当握力下降时分别为(4.606±0.346)、(4.040±0.471)、(3.716±0.498),L值随着跟踪速度的增加而显著性地减小(P<0.001),并且L值在α、β、γ等3个频段存在与θ频带类似的变化。随着速度增加,中央沟和后顶叶局部激活加强。除了在跟踪速度2条件下β频带中L值的P=0.049之外,上升和下降状态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随着速度增加,脑功能网络的全局和局部信息传输效率得到增强,意味着在适应速度差异期间脑网络的连接模式发生改变。该项研究为探究不同力变化速度和上升下降状态下精确抓握的感知运动控制机制提供依据,为神经系统疾病后手功能的康复状态提供新的评估手段。
2021 Vol. 40 (2): 163-169 [摘要] ( 335 ) HTML (1 KB)  PDF (3686 KB)  ( 395 )
170 基于多尺度深度网络的自动睡眠分期
柏浩冉, 张伟, 陆冠泽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1.02.06
传统睡眠质量评估与诊断高度依赖医生的经验以及对长时间睡眠监测数据的分析统计,耗时耗力,且传统机器学习技术所实现的自动睡眠分期依赖人工构造的特征,在发掘深层次分期特征上效果有限,对部分分期的辨识效果欠佳。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深度网络(MSDNet)的自动睡眠分期算法,能够自动分析提取睡眠信号特征,并基于不同睡眠阶段的分期难度进行相应的多尺度分析与判别。该算法可提前输出特征简单明确的W、N2、N3、REM等阶段的分类结果,然后让特征相对不够清晰的过渡阶段N1进入更深尺度的网络,利用更精细的特征数据以及更深的网络进行判别,能提高整体分类效率以及N1阶段的分类精度。在Sleep-EDFx数据集中,提取197组样本数据用于训练和测试,并在仅采用单通道EEG脑电信号的前提下,平均分类精度达到0.83,Kappa值为0.749,N1阶段的F1-score达到0.51,较传统机器学习算法以及多种深度网络,提高了整体分类精度,特别是N1阶段精度,且计算量没有显著增加,适于自动化实时分析。
2021 Vol. 40 (2): 170-176 [摘要] ( 404 ) HTML (1 KB)  PDF (2741 KB)  ( 558 )
177 结合表型信息的阿尔兹海默症图卷积神经网络分类方法研究
李雨明, 何璇, 朱宏博, 盖卓琛, 周龙杰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1.02.07
阿尔兹海默症(AD)的早期检测与发现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由于AD患者的功能性脑网络拓扑性质存在异常变化,并且不同表型类型人群中阿尔兹海默症的患病率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将脑网络特征和表型信息结合构建训练特征,用于阿尔兹海默症不同阶段的分类。同时,图卷积神经网络(GCN)分类方法被证明是目前对图数据学习任务的最佳选择,因此将GCN应用到AD的分类研究中,完成对健康对照(CN)、早期轻度认知障碍(EMCI)、晚期轻度认知障碍(LMCI)和AD等4种类型的分类。采用群体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框架,对ADNI数据库中300个被试进行分类,并分别在群体图被试间的相似度和被试的脑网络特征这两个方面提出改进方法。在被试间的相似度方面,使用相加法、提高初值法、仅特征相似度、仅表型相似度以及其他4种组合法进行其他表型图结构的构建;在被试的脑网络特征方面,结合多模态的思想,将表型信息转换为二元特征,与脑网络特征拼接,作为分类特征。除此之外,还分别尝试使用不同种表型信息进行试验。最后利用10折交叉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两方面的改进都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准确率,仅使用脑网络相似度作为图构建的边权,不做降维处理的表型信息(年龄或性别)作为被试(节点)的特征,分类准确率最优。与原方法群体图卷积神经网络相比,可将准确率从80%提高到82%。说明脑网络特征和表型信息都是脑疾病分类任务中的重要特征,有助于提高分类任务的准确率,因此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2021 Vol. 40 (2): 177-187 [摘要] ( 391 ) HTML (1 KB)  PDF (5485 KB)  ( 967 )
188 听觉神经通路在磁声耦合刺激调控运动皮层中的作用
周晓青, 刘睿旭, 谭如欣, 王会琴, 殷涛, 刘志朋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1.02.08
经颅磁声耦合刺激 (TMAS) 技术可以无创地实现包括深部脑区在内的全脑区毫米量级的精准电刺激。现有的实验研究结果已初步证实,TMAS是同时包含耦合电场与声场的复合物理刺激。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听觉神经通路是聚焦超声调节皮层神经活动的必要条件。首次采用听觉通路被破坏的耳聋模型小鼠进行在体 TMAS及TUS的对比刺激,分析听觉神经通路在TMAS神经调控中的作用。在造模后的不同时间点,采集耳聋组小鼠(n=6)与对照组正常小鼠(n=6)在TUS与TMAS作用下诱发的肌电信号 (EMG),并记录运动反馈,对比分析两种刺激对耳聋小鼠与正常小鼠运动皮层的不同调控效果。结果显示,造模后1、12、24、48 h,耳聋小鼠在TMAS与TUS下的运动反馈均逐渐消失,EMG成功率均下降至3.33%;相同时间点的正常小鼠在两种刺激下均能产生运动反馈和EMG,且TUS与TMAS组的EMG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296),但其TMAS组的EMG均方根幅值大于TUS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 1)。结果表明,无论TMAS与TUS,其刺激效果均严重依赖于听觉神经通路的完整性。通过耳聋组与正常组TUS与TMAS刺激结果的对比,验证在对运动皮层刺激时,听觉神经通路的存在是聚焦超声场进行调控的必要条件;而TMAS的刺激效果主要依赖于超声场的调控作用,听觉神经通路对TMAS的调控效果同样具有决定性影响。进而说明,在运动皮层刺激时,TMAS中的耦合电场可提高超声场的调控作用。
2021 Vol. 40 (2): 188-194 [摘要] ( 377 ) HTML (1 KB)  PDF (1725 KB)  ( 438 )
195 超声刺激对大鼠前额叶皮层ECoG的调控
王君, 随力, 吴永亮, 郑政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1.02.09
超声刺激具有神经调控功能,探讨其对前额叶皮层的神经调控作用及机制。超声刺激经颅施加到麻醉状态下大鼠(n=15)的前额叶皮层(刺激持续20 min),并于刺激前、刺激中和超声刺激后分别记录前额叶皮层的皮层电位(ECoG)。ECoG的特征参数分别为总功率谱密度(PSD)、4个频段(δ:0.5~4 Hz,θ:4~8 Hz,α:8~13 Hz,β:13~30 Hz)的PSD、ECoG的平均幅值及4个频段的平均幅值。为弱化实验大鼠之间的个体差异,并且能揭示超声刺激的时间-效应关系,超声刺激中和刺激后的ECoG的特征参数值以相对于刺激前的百分比形式来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并得出实验结果。1)ECoG总PSD:整个超声刺激过程中,分为7个时间段,分别为超声刺激的0~1、1~2、2~3、3~4、4~5、5~10、10~20 min,施加超声刺激0~1 min,前额叶皮层ECoG的总PSD为刺激前的139.2%±13.2%(±SEM),和刺激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他6个时间段的ECoG的总PSD和刺激前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超声刺激停止后5 min以内,ECoG的PSD为刺激前的90.1%±9.9%,和刺激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2)4个频段的PSD:超声刺激对4个频段的PSD均具有增强效应,超声刺激中4个频段的PSD和刺激前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超声刺激停止后,4个频段的PSD和刺激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3)ECoG的平均幅值:超声刺激中的ECoG的平均幅值和刺激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超声刺激停止后,ECoG的平均幅值和刺激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4)4个频段的平均幅值:超声刺激可增强4个频段的平均幅值,对δ频段的影响最为明显,影响时程达10 min,对θ、α和β频段的影响时程小于5 min。超声刺激对大鼠前额叶皮层的ECoG具有调控作用,这种调控具有及时性及快速恢复的特点。
2021 Vol. 40 (2): 195-201 [摘要] ( 313 ) HTML (1 KB)  PDF (1755 KB)  ( 304 )
202 基于人体呼出气体标志物检测的口腔疾病筛查与诊断研究
薛莹莹, 张涛, 杨婷婷, 陈远涛, 张钧煜, 万浩, 叶玮, 王平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1.02.10
建立基于气相色谱与质谱 (GC-MS) 联用技术分析口腔内挥发性硫化物 (VSCs)浓度的标准化方法和流程。利用气袋采集65个受试者的呼气样本,并采用GC-MS和临床使用的口气检测仪分析样本内VSCs浓度,对两种方法检测的浓度值进行相关性分析。进一步采用ROC法建立口臭等级阈值模型,设计基于线性判别分析、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等多种方法的牙周疾病诊断模型。结果表明,GC-MS法与呼气检测仪检测的VSCs浓度值具有相关性 (P<0.01)。基于ROC的口臭等级阈值模型对口臭等级区分的灵敏度可达到0.897,基于逻辑回归的牙周疾病诊断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0.733和0.771。所提出的基于口腔内VSCs筛查和诊断口腔疾病的方法是可行的,进一步结合其他呼出气体标志物同时检测,有望为疾病诊断提供更简便、无创和快速的手段。
2021 Vol. 40 (2): 202-209 [摘要] ( 317 ) HTML (1 KB)  PDF (3056 KB)  ( 694 )
210 纳米硫化铜载药红细胞靶向蓄积及提高肿瘤光热治疗效果研究
陈超, 王乡儿, 仇昀, 黄好, 王雨飞, 夏栋林, 顾海鹰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1.02.11
光热治疗偶联剂纳米硫化铜的临床应用,存在增加浓度、提高光热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增加毒副作用的矛盾。利用红细胞作为纳米硫化铜载体,体外激光照射控制其在肿瘤组织释放,增强光热治疗效果。采用改良低渗预膨胀法,将纳米硫化铜包载入红细胞,构建纳米硫化铜载药红细胞(CuS@ER);用小动物活体成像表征其肿瘤靶向效率,评价光热升温效果。40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激光照射组、硫化铜+激光照射组和纳米硫化铜载药红细胞+激光照射组,每组10只,比较肿瘤体积变化率、生存率,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表明:已成功构建纳米硫化铜载药红细胞,载药率为17.24 %±0.98%,包载后显著降低纳米硫化铜的细胞毒性。在0.44 W/cm2 的980 nm 激光作用下,光热效率超过53%。荷瘤小鼠给药后,激光作用2 min,肿瘤内硫化铜浓度高达(0.061 ± 0.007) μg/g,显著高于纳米硫化铜组的相应浓度(P<0.01)。纳米硫化铜载药红细胞给药组肿瘤内部温度达到60℃以上,与纳米硫化铜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体积变化比为0.91 ± 0.02,与纳米硫化铜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48 d荷瘤小鼠存活率达90%,显著高于纳米硫化铜组。所构建的纳米硫化铜载药红细胞具有高肿瘤靶向率及优良的光热治疗效果,可为临床光热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2021 Vol. 40 (2): 210-217 [摘要] ( 401 ) HTML (1 KB)  PDF (11378 KB)  ( 76 )
       综述
218 脑电神经反馈在抑郁症认知功能康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与挑战
李雨桐, 王银雪, 黄淦, 梁臻, 张力, 张治国, 李琳玲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1.02.12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之一,会极大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针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康复手段较少,而且效果不明显。脑电神经反馈因其安全、无创、无副作用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目前的治疗效果存在个体差异,反馈训练技术有待改进,并且相关神经机制尚不清晰。综述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静息态定量脑电特征,分析基于这些脑电特征发展的脑电神经反馈训练技术和相关临床验证实验结果,并探讨该领域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神经反馈技术的进步和对其机制认识的深入,脑电神经反馈技术有希望成为一种有效的可用于抑郁症患者认知康复的临床技术。
2021 Vol. 40 (2): 218-227 [摘要] ( 354 ) HTML (1 KB)  PDF (830 KB)  ( 898 )
228 运动想象结合作业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中的研究进展
赵欣, 武海霞, 陈龙, 王仲朋, 顾斌, 明东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1.02.13
运动想象(MI)与作业疗法(OT)作为传统的康复治疗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康复治疗中。首先简要阐述OT以及MI在脑卒中康复训练中的基本原理,并具体评述OT以及MI针对运动功能、认知功能等不同功能障碍在脑卒中康复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进展。其中,MI疗法具有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可充分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等优点,但存在形式单一、过程不易把控等不足,而OT实验范式简单且具有固定模式指导,动作众多且贴合日常生活,其能够为MI增添情景化、任务化的训练模式。最后综述MI结合OT在脑卒中康复训练中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MI与OT结合能够发挥二者优势,有望进一步提升患者康复进程,未来将面向训练方式、神经机制及系统分类性能等层面不断优化和完善。
2021 Vol. 40 (2): 228-236 [摘要] ( 548 ) HTML (1 KB)  PDF (818 KB)  ( 681 )
237 肝脏类器官的研究进展
景思佳, 郑慧琳, 张蕾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1.01.014
脂肪肝、肝炎、肝纤维化、肝癌等发病机制研究以及疾病的药物研发是肝脏病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同时,肝病复杂难治且呈现疾病进展的趋势,从脂肪肝发展成肝硬化再进展为肝癌,需要全流程的研究模型。目前,肝脏疾病的研究主要通过体外二维细胞培养和体内动物模型进行,但均不能充分揭示肝病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的效果。而通过3D培养技术发展肝脏类器官,使肝病的进一步研究成为可能。从肝脏类器官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生物医学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进一步总结肝脏类器官的种子细胞选择、构建方式等关键技术,根据疾病模型、药物筛选、药物肝毒性检测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证明肝脏类器官的重要性。
2021 Vol. 40 (2): 237-246 [摘要] ( 389 ) HTML (1 KB)  PDF (2456 KB)  ( 1253 )
       简讯
247 低高频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及相关肌群肌电活动的影响
吕铭新, 刘双洁, 王玉琴, 梁军军, 李婷婷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1.02.15
探讨低高频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及相关肌群肌电活动的影响。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19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低频组及高频组,每组64例。3组患者均接受传统吞咽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联合组给予健侧半球1 Hz低频rTMS刺激和患侧半球10 Hz高频rTMS刺激,低频组给予健侧低频rTMS刺激和患侧高频rTMS假刺激,高频组给予患侧高频rTMS刺激和健侧低频rTMS假刺激。3组治疗时间及疗程相同。比较3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临床疗效、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功能性经口摄食评价量表(FOIS)评分、吞咽障碍的结局和严重度量表 (DOSS) 评分、渗漏-误吸量表(PAS)评分及颏下肌群表面肌电图 (sEMG) 最大振幅和吞咽时限的差异。结果显示,3组治疗前洼田饮水实验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洼田饮水实验分级明显优于治疗前及低频组和高频组治疗后(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0.63%)显著高于低频组(68.75%)和高频组(71.88%)的效果(P<0.05)。3组治疗前SSA、FOIS、DOSS及P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组SSA、PAS评分显著降低(P<0.05),FOIS、 DOSS评分显著增高(P<0.05),但联合组的改善优于低频组和高频组的改善(P<0.05)。3组治疗前颏下肌群 sEMG 最大振幅及吞咽时限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组sEMG最大振幅增高(P<0.05),吞咽时限缩短(P<0.05),但联合组的改善优于低频组和高频组的改善(P<0.05)。低高频rTMS联合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的效果优于低频或高频rTMS单用时的效果,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2021 Vol. 40 (2): 247-251 [摘要] ( 264 ) HTML (1 KB)  PDF (717 KB)  ( 198 )
25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足弓异常程度评价模型的构建
王新亭, 王琪, 徐聃弟, 邱念, 任建平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1.02.16
为准确评估高足弓患者的足弓异常程度,提出相应的评价模型。采用鞋垫式足底压力测量装置,采集110名高足弓和90名正常足志愿者自然行走时的足底压力特征参数。提取两者在足底8个分区的峰值压强、接触面积、接触时间和冲量等4个方面具有显著差异的特征参数,利用因子分析法,选出能够反映各指标变量之间内部关系的5个特征因子,并计算其综合得分,建立高足弓异常评价标准,并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构建评价模型。结果显示,该模型对高足弓异常程度的预测值与期望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为0.999 5,最大误差为0.037 7,且预测准确率达到99%,可以对高足弓异常程度准确判断。该方法相对于以往的足型测量法更加准确与全面,同时可对患者的恢复情况及矫正鞋垫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2021 Vol. 40 (2): 252-256 [摘要] ( 243 ) HTML (1 KB)  PDF (1078 KB)  ( 233 )
版权所有 © 2015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