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English
文章快速检索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稿约
CJBME论文著作权转让书
论文待编稿致作者信
科学论文写作要点(附论文摘要写作提示)
综述写作要点(附综述摘要写作提示)
更多>>
友情链接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更多>>
2020年 39卷 5期
刊出日期:2020-10-20
论著
综述
简讯
目录
目录
511
目录
2020 Vol. 39 (5): 511-512 [
摘要
] (
224
)
HTML
(1 KB)
PDF
(282 KB) (
61
)
论著
513
基于多参数磁共振影像组学的乳腺癌病理信息预测模型研究
娄潇方, 范明, 许茂盛, 王世威, 厉力华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0.05.001
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T2加权成像(T2WI)以及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影像特征,建立基于多参数影像组学的预测模型,分别对乳腺癌分子分型、组织学分级和Ki-67表达进行预测。采集150例术前、化疗前的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乳腺MRI数据,获取DCE-MRI、T2WI和DWI影像。分割各参数影像的病灶区域,并提取多参数影像特征。在训练集采用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SVM-RFE)算法,获得影像组学最优特征子集并构建基于SVM的预测模型,在测试集中测试模型性能。采用概率平均法、概率投票法和概率模型优化法,分别将基于不同参数影像构建的预测模型进行融合,得到多参数影像联合预测结果,并计算ROC曲线下的面积(AUC)评估模型的分类性能。单参数影像模型预测LuminalA、LuminalB、HER2和Basal-like等4种分子分型的最佳AUC分别为0.6721、0.6940、0.6777和0.7086,多参数影像模型的预测结果提高到AUC分别为0.7995、0.7279、0.7375和0.7925。单参数影像模型预测分级的最佳AUC为0.7533,多参数影像模型的预测结果提高到0.8017。单参数影像模型预测Ki-67表达的最佳AUC为0.6647,多参数影像模型预测结果提高到0.7718。相比于单参数影像模型的预测结果,多参数影像模型的预测结果有所提升,且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多参数磁共振影像(DCE-MRI、T2WI以及DWI)组学的联合,可以显著提高单一参数影像模型预测乳腺癌病理信息的性能,对乳腺癌的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2020 Vol. 39 (5): 513-523 [
摘要
] (
632
)
HTML
(1 KB)
PDF
(1098 KB) (
484
)
524
基于可解释卷积神经网络的胚胎血管新生时间模式研究
吕雪倩, 赵沈佳, 李佩伦, 方路平, 宁钢民, 潘清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0.05.002
理解血管网络新生的时间模式,有助于生物体发育机制研究和肿瘤等疾病的生理病理研究。提出以可解释卷积神经网络(CNN)研究鸡胚胎卵黄膜的血管新生时间模式的方法。基于CNN建立受精3d后(3dpf)和4d后(4dpf)的鸡胚胎血管网络图像的分类模型,以梯度加权的类激活映射(Grad-CAM)技术解释发育过程中血管网络形态拓扑的变化模式,并以此分类模型分析3dpf~4dpf之间血管新生的时间特性。实验共计观察17枚受精卵,结果显示最优模型区分3dpf与4dpf的血管图像的准确率达到98.62%。通过Grad-CAM技术对不同时期血管图像的特征进行可视化,发现3dpf~4dpf的发育过程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网的生长发育。这些鸡胚胎卵黄膜在3dpf~4dpf时间段内,前12h血管新生较为剧烈,随后趋于平稳。这些结果可为血管新生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并辅助血管新生机制、肿瘤发病机理和器官衰老过程等的相关研究。
2020 Vol. 39 (5): 524-531 [
摘要
] (
450
)
HTML
(1 KB)
PDF
(11628 KB) (
346
)
532
基于融合多网络深层卷积特征和稀疏双关系正则化方法的乳腺癌图像分类研究
王永军, 黄芳琳, 黄珊, 姜峰, 雷柏英, 汪天富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0.05.003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有诊断方法主要是医生通过乳腺癌观察组织病理学图像进行判断,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依赖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使得诊断效率无法令人满意。针对以上问题,设计基于组织学图像的深度学习框架,以提高乳腺癌诊断准确性,同时减少医生的工作量。开发一个基于多网络特征融合和稀疏双关系正则化学习的分类模型:首先,通过子图像裁剪和颜色增强进行乳腺癌图像预处理;其次,使用深度学习模型中典型的3种深度卷积神经网络(InceptionV3、ResNet-50和VGG-16),提取乳腺癌病理图像的多网络深层卷积特征并进行特征融合;最后,通过利用两种关系(“样本-样本”和“特征-特征”关系)和
l
F
正则化,提出一种有监督的双关系正则化学习方法进行特征降维,并使用支持向量机将乳腺癌病理图像区分为4类—正常、良性、原位癌和浸润性癌。实验中,通过使用ICIAR2018公共数据集中的400张乳腺癌病理图像进行验证,获得93%的分类准确性。融合多网络深层卷积特征可以有效地捕捉丰富的图像信息,而稀疏双关系正则化学习可以有效降低特征冗余并减少噪声干扰,有效地提高模型的分类性能。
2020 Vol. 39 (5): 532-540 [
摘要
] (
470
)
HTML
(1 KB)
PDF
(5627 KB) (
652
)
541
基于数字组织病理图像的肿瘤与微环境相互作用风险模型在口咽癌症中的预后研究
张丹, 陆铖, 代才, 吴玉欣, 卢千帅, 雷秀娟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0.05.004
数字组织病理学全幅图像为计算机化的定量分析提供新的机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与癌变细胞的相互作用是一项重要的预后指标。HPV+口咽癌症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对其没有很好的预后指标。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从数字组织病理学全幅图像中定量提取细胞核形态,并利用其特征去度量肿瘤微环境与癌变区域相互作用的程度,构建口咽癌症复发风险模型。实验数据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的病理学档案,是连续回顾性收集的234名口咽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组织病理学切片及其相应的跟踪数据。研究发现:利用图像定量分析构建口咽癌症复发风险模型,能够显著地区分复发与非复发病患,其100次5折交叉验证的分类结果的平均AUC达到0.67±0.02;对病患分别进行单变量(HR(95%CI)=1.76(0.99~3.13),
P
=0.0352)及多变量生存分析((HR(95%CI)=3.27(1.12~5.46),
P
=0.039)),结果说明肿瘤微环境与癌变区域相互作用高的口咽癌症病患相比于相互作用低的病患,有更低的复发风险及更长的生存期。研究揭示计算机定量度量的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与癌变细胞的相互作用,有望作为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来指导口咽癌症病患的治疗疗程。
2020 Vol. 39 (5): 541-549 [
摘要
] (
470
)
HTML
(1 KB)
PDF
(6806 KB) (
485
)
550
穿戴式心电信号质量的三分类评估方法
王帅, 赵钟瑶, 张翔宇, 赵莉娜, 李建清, 刘澄玉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0.05.005
研究一种穿戴式心电信号质量的三分类评估方法。心电信号质量三分类源于临床诊断需求,具体分为如下3类:一是临床有用,信号质量好;二是临床有用,信号质量差;三是临床无用。该方法首先提取心电信号时域、频域、非线性域中共计12个特征,然后构建特征矩阵,通过融合径向基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实现穿戴式心电信号质量的三分类。实际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375例经临床专家标注的独立测试集上信号质量三分类
F
测度结果分别为0.909、0.827和0.973,整体分类准确度为92.3%,相比于基于CNN的模型和传统SVM模型,准确度分别升高2.2%和6.4%。研究证明,新的信号质量三分类模型在穿戴式动态心电信号质量分类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020 Vol. 39 (5): 550-556 [
摘要
] (
523
)
HTML
(1 KB)
PDF
(1442 KB) (
1075
)
557
基于柔性铰链的仿生外骨骼机械手设计研究
孟巧玲, 沈志家, 陈忠哲, 聂志洋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0.05.006
为辅助手功能障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进行手部的康复训练与活动,提出一种基于柔性铰链的仿生外骨骼机械手。首先,基于弹性力学建立直梁型与半圆弧梁型柔性铰链刚度之间的映射关系模型,通过有限元模型改进半圆弧梁型柔性铰链的刚度设计式,并利用三铰链串联式外骨骼手指有限元模型验证单铰链刚度设计式的通用性和有效性;其次,基于修正后的刚度设计式,设计基于柔性铰链的仿生外骨骼机械手,通过绳索实现屈曲运动,通过柔性铰链的储能实现伸展运动,并根据齐次坐标变换建立相关的运动学模型,研究绳驱下的运动特性;最后,对试制的原型机进行屈曲性能与抓握能力的实验验证。外骨骼手指的仿真结果表明:单铰链的刚度设计式可用于复杂机构中各铰链的刚度计算,其误差值不大于3.5%;所试制的原型机手部执行构件仅重125g,方便使用者日常携带。屈曲性能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刚度设计式减小了半圆弧梁型柔性铰链40%的刚度计算误差,使误差控制在5%以内,能快速获取满足弯曲条件的铰链几何尺寸。抓握能力的实验结果表明:两名健康受试者测量出外骨骼手单指能稳定输出8N的指尖力,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因此,该外骨骼机械手可提供正常的关节活动度,其轻质便携及抓握能力高的特性还能辅助手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手部康复训练与日常活动。
2020 Vol. 39 (5): 557-565 [
摘要
] (
538
)
HTML
(1 KB)
PDF
(3556 KB) (
802
)
566
电极间距与电极直径对恒功率下双极射频熔脂效果影响的研究
臧连儒, 周宇, 康佳林, 海潇, 李媛, 薛音闽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0.05.007
在双极射频应用于局部脂肪堆积的无创治疗的过程中,关于双极射频设备的部分设计参数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采用有限元方法和离体实验,分析双极射频熔脂时不同参数对组织熔脂效果的影响,寻求在双极射频尽量不会对皮肤层造成热损伤的同时,实现较大范围熔脂效果的熔脂参数配置。采用COMSOLMultiphysics进行生物组织热电耦合的有限元分析;为验证模型有效性,采用一种自研的单路双极射频输出设备,对离体猪腹部组织进行实验。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经双极射频加热30min后,在功率为10W,电极球直径分别为3、5、8mm,电极间距分别为2和3cm的熔脂参数配置下,皮肤层的最终温度低于热损伤阈值温度,且部分脂肪层在热损伤区域内;域点探针所显示的脂肪层热损伤区域内的温度变化曲线满足熔脂温度要求。不同熔脂参数配置,对双极射频加热下组织内的温度分布具有显著影响。在10W功率下,采用直径为8mm的球型电极,电极按压皮肤的深度为1mm,在电极间距分别为2和3cm的条件下,脂肪层内产生最大面积的连续热损伤区域和点状热损伤区域,热损伤区域的面积分别为2.84和2.55cm
2
。相同熔脂参数配置的离体实验表明,与组织模型相同位置处的热电偶探针的最终温度和对应的域点探针相差0.92℃±0.43℃。有限元分析结果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由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可知,上述熔脂参数配置可使双极射频不会对皮肤层造成热损伤,同时在脂肪层内产生有效的热损伤区域,并且热损伤区域内的温度达到了熔脂要求。合理的熔脂参数配置是决定双极射频熔脂是否成功的一项关键因素。
2020 Vol. 39 (5): 566-576 [
摘要
] (
537
)
HTML
(1 KB)
PDF
(7145 KB) (
123
)
577
基于电穿孔和孔径变化方程的球形细胞微孔特性研究
郭飞, 张琳, 刘欣, 彭豪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0.05.008
为进一步探究电穿孔理论机制,通过COMSOL建立单细胞电穿孔二维轴对称模型,该模型同时纳入表征微孔密度的电穿孔渐进方程和表征微孔动态演变过程的孔径变化方程,且模型的轴对称性使穿孔面积的计算更为准确,从而得到微孔的时空分布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场强和脉宽对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宽100μs、场强2kV/cm的脉冲作用下,产生微孔7862个,穿孔面积达细胞表面积的6.3%,电穿孔各参量的时空分布规律与文献结果一致,从而可验证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在1~5kV/cm范围内增大脉冲场强,微孔数与场强成正比,孔径则与场强成反比,孔面积与细胞面积之比从1.3%增至12.9%;对两组能量相同的纳秒脉冲和微秒脉冲进行比较,发现脉冲结束时前者产生的微孔数是后者的353.1倍,而在细胞膜上最靠近电极的点,后者的孔径是前者的19.3倍,说明纳秒脉冲有利于微孔数增加,而微秒脉冲有利于孔径扩大。仿真结果表明,微孔特性决定电穿孔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微孔特性的精确计算是阐释电穿孔效应的关键所在。
2020 Vol. 39 (5): 577-586 [
摘要
] (
476
)
HTML
(1 KB)
PDF
(4480 KB) (
535
)
综述
587
实时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神经反馈的研究进展
杨冬梅, 张文海, 丁强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0.05.009
神经反馈是一种自我调节技术,可以为个体特定的脑活动和关联行为提供反馈。实时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神经反馈(rtfMRI-nf)作为一种新型的神经反馈技术,要求参与者在训练中通过改变血氧水平依赖信号指数,以调节大脑活动。近期rtfMRI-nf在数据采集和分析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开始出现两种新的rtfMRI-nf技术,即解码神经反馈和基于功能连接的神经反馈。介绍这两种新的rtfMRI-nf技术,总结其在内隐方案、多变量分析和连接性分析等关键方法领域的进展。综述两种rtfMRI-nf技术在知觉学习、元认知等基础研究领域以及恐惧消除、抑郁症、孤独症谱系障碍和尼古丁成瘾等临床研究领域的现状,最后讨论目前这两种rtfMRI-nf技术潜在的“一对多”关系和维度诅咒两大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2020 Vol. 39 (5): 587-594 [
摘要
] (
581
)
HTML
(1 KB)
PDF
(2734 KB) (
571
)
595
基于脑电的多模态神经功能成像新技术研究进展
周伊婕, 宋西姊, 何峰, 万柏坤, 明东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0.05.010
神经功能成像能够实现活体脑结构与功能变化的无创(微创)检测。鉴于头皮脑电具有高时间分辨、便于操作、能直接反映大脑神经生理活动等优点,近年已逐步整合形成脑电-功能磁共振成像(EEG-fMRI)、脑电-近红外光谱(EEG-NIRS)、脑电-经颅聚焦超声(EEG-tFUS)等兼具高时空分辨优势的多模态神经功能成像新技术。从技术原理、技术特征及其在神经功能研究中的最新进展等方面,综述3种新模式的研究现状,论述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突出多模态神经功能成像新技术在促进脑科学发展中的意义。
2020 Vol. 39 (5): 595-602 [
摘要
] (
617
)
HTML
(1 KB)
PDF
(2665 KB) (
1722
)
603
基于磁共振图像的帕金森病计算机辅助诊断研究进展
杨一风, 胡颖, 聂生东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0.05.011
近年来,由于帕金森病(PD)的临床复杂性与多模态磁共振(MR)图像的高维性,如何有效挖掘图像中特异性标记PD的影像生物标志物、建立高效的PD计算机辅助诊断(CAD)模型是研究中极具挑战性的问题。综述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进一步分析MR多模态特征提取、特征选择、分类器模型等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建立CAD模型的关键技术,并简要概述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在早期PD分类诊断中的应用。指出基于多模态MR图像,采用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方法构建CAD模型,能够客观、准确地识别PD患者,对提高早期PD诊断的准确性具有很大价值和应用前景。今后研究应更深入挖掘多模态MR图像中的潜在标记PD的影像生物指标,开发更高阶的CAD模型,以辅助早期PD的临床智能诊断。
2020 Vol. 39 (5): 603-610 [
摘要
] (
453
)
HTML
(1 KB)
PDF
(788 KB) (
800
)
611
基于聚己内酯纤维的组织工程支架研究进展
武小童, 何儿, 刘来俊, 李超婧, 王璐, 王富军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0.05.012
聚己内酯(PCL)是一种生物相容性好、可吸收、易加工改性的聚酯,材料基于PCL纤维的组织工程支架,具有比表面积高、机械性能良好与孔径、孔隙率和纤维取向等结构特征易调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领域。重点综述PCL纤维的组织工程支架的主要应用缺陷(包括细胞亲和力差、降解速度过慢及机械强度低)及改进手段,同时针对基于PCL纤维的组织工程支架在皮肤、血管、神经、肌腱、韧带和软骨等组织再生的最新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发现目前多数研究集中于通过引入生物活性物质或药物以改善细胞-支架相互作用和调控支架降解行为,或通过选取不同的纺丝工艺和参数以改变支架的物理结构,调控支架机械性能与细胞诱导行为。此外,目前多数研究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利用基于PCL纤维的组织工程支架低成本、易加工的优势以加快其临床转化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2020 Vol. 39 (5): 611-620 [
摘要
] (
637
)
HTML
(1 KB)
PDF
(838 KB) (
562
)
简讯
621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肝癌X射线相衬CT图像分类研究
王坤, 张学良, 张岁霞, 季学闻, 刘慧强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0.05.013
肝癌是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癌症之一,传统医学影像设备因成像机制导致成像分辨率不足,对肝癌的检查和诊断具有较大的影响。基于同步辐射的X射线相衬显微CT成像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建立肝癌分类模型,为肝癌辅助诊断提供参考。收集弥漫型和溃疡型肝肿瘤X射线相衬图像各500幅,归一化和中值滤波后提取灰度直方图、灰度共生矩阵、灰度-梯度共生矩阵和灰度差分统计等灰度及纹理特征,并组合成融合特征,采用十折交叉验证法进行机器学习方法的训练和分类。使用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神经网络等3种分类算法对肝癌图像进行分类,灰度共生矩阵特征和神经网络分类算法下分类准确率最高,达到99.5%,取得较好的分类效果,有望帮助医生准确完成肝肿瘤类型的鉴别。
2020 Vol. 39 (5): 621-625 [
摘要
] (
443
)
HTML
(1 KB)
PDF
(2817 KB) (
401
)
626
荧光显微图像识别方法在呼吸道九联检中的应用
王超, 刘聪, 侯剑平, 赵万里, 段忆芮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0.05.014
呼吸道九联检广泛应用于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筛查,其关键步骤是由医师观察荧光显微图像,并结合病原体的荧光特点进行判别,存在耗时和经验依赖性高等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利用机器视觉进行荧光显微图像中病原体识别的方法。根据荧光特点,将9种病原体分为3类:第1类是绿色荧光的菌体(包括嗜肺军团菌、Q热立克次体和肺炎衣原体),第2类是细胞外围荧光模式(包括肺炎支原体);第3类是混合荧光模式(包括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素、乙型流感病素和副流感病毒)。对于第1类病原体,通过对图像进行和二值化处理,再经轮廓提取和面积滤波等方法,实现病原体的识别;对于第2、3类病原体,对原始RGB图像进行颜色分离,对红色和绿色通道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再经轮廓提取和面积滤波等方法,实现病原体的识别。通过收集856例呼吸道患者的样本进行九联检,并对比本识别方法与人工判别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各类病原体,所提出的自动化病原体识别方法与人工判别结果符合率均在93%以上,整体符合率较高,对于辅助医师进行判别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020 Vol. 39 (5): 626-630 [
摘要
] (
303
)
HTML
(1 KB)
PDF
(10279 KB) (
32
)
631
基于FPGA和真实数据集的128通道神经信号模拟器设计与实现
郑艳瑜, 王敏敏, 高翔, 周凡, 张韶岷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0.05.015
在神经工程研究领域,神经信号模拟器用于验证神经解码算法和脑机接口系统的性能,设计实现一种基于FPGA和上位机的128通道神经信号模拟器。上位机负责生成神经信号和常用典型信号(如正弦波、三角波、方波)数据集,通过USB接口发送给下位机转换成模拟信号输出。其中,USB实际通信速率需大于7.68MB/s,使用USB控制器芯片CY7C68013A结合FPGA实现这一功能。下位机最终实现的基本参数如下:128通道、30kSPS采样率、±10mV幅值输出范围、12位DAC分辨率。使用业内应用最广泛的神经信号采集系统,对模拟器产生的信号进行分析,得到采集设备与模拟器的整体信噪比为75dB。该模拟器具有可编辑性强、通道数易拓展、噪声小等优点,可应用于神经信号采集系统的性能测试、神经科学研究、脑机接口等领域。
2020 Vol. 39 (5): 631-635 [
摘要
] (
502
)
HTML
(1 KB)
PDF
(2831 KB) (
508
)
636
COMT基因多态性及其他相关因素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
崔力军, 李良, 李建华, 朱洁琳, 宋娟芳, 孙菊水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20.05.016
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酶(COMTval158met)基因多态性和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选取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285例,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阳性和阴性性症状量表(PANSS)、修改版外显攻击量表(MOAS)进行评估,依据MOAS得分≥4分,分为有攻击行为组、无攻击行为组。运用聚合酶链式-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COMTval158met基因位点多态性,用χ
2
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COMT基因的关联性以及影响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两组COMT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
P
>0.05);有攻击行为、无攻击行为两组间Met/Met基因型(20%vs10%)及Met等位基因(35%vs25%)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无业(OR=1.701,95%CI=1.027~2.396)、住院次数(OR=1.280,95%CI=1.130~1.581)、既往有攻击行为(OR=10.914,95%CI=1.564~76.171)、非自愿住院(OR=2.006,95%CI=1.348~2.765)、PANSS阳性症状分值高(OR=2.588,95%CI=1.303~5.140)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与COMTval158met基因多态性相关,无业、有既往攻击史、住院次数多、非自愿住院和PANSS阳性症状评分高是攻击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
2020 Vol. 39 (5): 636-640 [
摘要
] (
305
)
HTML
(1 KB)
PDF
(715 KB) (
201
)
版权所有 © 2015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编辑部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