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胞自动机在模拟细胞行为方面的应用  
  					 
  					  										
						李向阳, 孙 亮* , 崔甜甜 
					 
															
					(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Applications of Cellular Automata to Simulate Cell Behavior  
  					 
  					  					  					
						Li Xiangyang, Sun Liang* , Cui Tiantian 
					 
															
						(School of radiation medicine and protection, Medical Department, Suzhou university, Jiangsu, Suzhou 215000)  
					   
									
				
				
					
						
							
								
									
										
											
                        					 
												
													
													    
													    	
									 
								 
								
																										
													    
													    		                            						                            																	    摘要  在生物细胞生长机理以及莫诺德微分方程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生物细胞生长以及底物消耗的微分方程,并基于此建立模拟生物细胞生长的元胞自动机模型(CABCGM)。CABCGM采用二维细胞自动机作为细胞的生长空间,采用Moore型邻域作为细胞的邻居规则,其演化规则根据细胞的生长机理和推导出的动力学微分方程设计。在建立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前提下,以Matlab为开发工具来实现模型编程,并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利用元胞自动机建立的生物细胞的生长模型与实际微分方程细胞的生长曲线比较吻合(尤其在前期时间段),故元胞自动机能较好地描述细胞生长的演化行为。 
																										     
													    
													    	
															 
														 
												  		 
												         
												        														
															关键词  :
																																																																元胞自动机模型 , 
																																																																	 生物细胞 , 
																																																																	 细胞行为  
																																  
															 
														 
																																																								
															Key words :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biological cells 
																	  																																		 cell behavior 
																																																 
														 
																												
														
															
															    																	收稿日期:  2016-01-18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K112805915) 
														 
																											    														
															
															通讯作者: 
																E-mail:  slhmz@126.com   
																													     		 
													     	 
														 
																																									
													
												 
												
												
													
																													
																 [1] Bajpai RK, Reu BM. Evalution of feeding strategies in carbon-regulated secondary metabolite production through mathematical modeling.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1981,23(4): 717-738. [2] Menezes J.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penicillin-G fed-batch fermentation[J]. 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 and Biotechnology.1994,61(2):123-138. [3] 李广运,韩力群. 人工生命及其基本原理[J]. 计算机仿真,2004(5):121-125. [4] 喻海飞,汪定伟. 人工生命研究综述[J]. 信息与控制,2004(4):434-439. [5] 卢欣华,孙吉贵,韩霄松,等. 人工生命:计算机与生物学交叉的前沿学科[J]. 计算机科学,2008(5):9-13. [6] 黄文高,潘志庚. 人工生命在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应用[J].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5(7):1383-1388. [7] 张晓荣. 计算主义:从Cyborg走向人工生命[J]. 青海社会科学,2007(1):133-135. [8] Ray TS.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synthetic biology: Zen and the art of creating life. Artificial Life Journal, 1994,1(1/2):179-209. [9] 于乃功,阮晓钢. 模拟青霉素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动态的细胞自动机模型[J]. 生物物理学报,2004(2):155-162. [10] 于乃功,阮晓钢. 细胞自动机及其在菌体生长建模仿真中的应用[J]. 系统仿真学报,2004(12):2651-2654. [11] 孔维宝,董妙音,李万武,等. 从莫诺方程谈起——生物类本科专业教学中3个相似方程的探讨[J]. 微生物学通报,2015(8):1599-1602. [12] 郑学翔. 第二讲 微生物生长动力学[J]. 酿酒科技,1982(4):22-27. [13] 吴佩琮. 第四讲 微生物生长代谢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J]. 食品与发酵工业,1982(4):73-81. [14] 王鹏,杨明,靳祯. 细胞自动机及MATLAB仿真[J].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5):388-391. 
															 
																																									
												 
												
													
														
															
																
																																																																																																										
																					[1] 
																					汪亚明,翟俊鹏,莫燕,韩永华,蒋明峰. 基于正交匹配追踪及加速近端梯度的人体三维重建  [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7, 36(4): 385-393. 
																				 
																																																																																																																																																																																					
																					[2] 
																					袁毅,孙红宝,陈玉东,庞娜,李小俚. 经颅磁声刺激作用下耦合神经元的去同步研究  [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7, 36(4): 502-506. 
																				 
																																																																																																																																																																																					
																					[3] 
																					张路路,杨娟,黄浦,赵睿,马长升,尹勇,李登旺. 基于PET/CT形变配准技术对放疗前后靶区变化的评估  [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7, 36(4): 394-400. 
																				 
																																																																																																																																																																																					
																					[4] 
																					黄帅,李灵,练莉,郭娟,陶子,朱超超,王慧芳,陆敏华. 基于超声弹性成像的女性盆底肌肉定量评估方法  [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7, 36(4): 401-409. 
																				 
																																																																																																																																																																																					
																					[5] 
																					高倩,王涛,詹长安. 基于叠加原理的合成稳态视觉诱发电位  [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7, 36(4): 410-417. 
																				 
																																																																																																																																																																																					
																					[6] 
																					布热比·依明,富荣昌,阿达依·谢尔亚孜旦,迪丽娜尔·马合木提. 维医沙疗下股动脉双向流固耦合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  [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7, 36(4): 507-511. 
																				 
																																																																																																																																																																																					
																					[7] 
																					王金甲,刘青玉,陈浩.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帕金森步态识别  [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7, 36(4): 418-425. 
																				 
																																																																																																																																																																																					
																					[8] 
																					余罗,刘洪英,许帅,蔡金芷,皮喜田. 一种快速精确的瞳孔和角膜反射光斑中心定位算法的研究  [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7, 36(4): 434-441. 
																				 
																																																																																																																																																																																					
																					[9] 
																					吴曦,刘宝林,徐彬凯. 高频率微波信号对微波消融效果影响的仿真研究  [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7, 36(4): 449-455. 
																				 
																																																																																																																																																																																					
																					[10] 
																					周新丽,杨云,戴建军,张德福,邵文琪,衣星越,陶乐仁. 微流体装置线性去除猪MII期卵母细胞冷冻保护剂的实验研究  [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7, 36(4): 442-448. 
																				 
																																																																																																																																																																																					
																					[11] 
																					沈彦,王朝阳,吴荣,陈博. 有限元分析颈椎棘突骨折内固定有效性  [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7, 36(4): 456-463. 
																				 
																																																																																																																																																																																					
																					[12] 
																					代亚丽,聂欣,刘健,孟洁,许海燕. 碳纳米管对树突状细胞成熟和T细胞分化作用研究  [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7, 36(4): 464-469. 
																				 
																																																																																																																																																																																					
																					[13] 
																					顾陈磊,刘宇航,聂泽东,李景振,王磊. 指纹识别技术发展现状  [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7, 36(4): 470-482. 
																				 
																																																																																																																																																																																					
																					[14] 
																					李艳,罗成,周婕. 纳米沉淀法及其在纳米药物载体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7, 36(4): 483-489. 
																				 
																																																																																																																																																																																					
																					[15] 
																					廖世波,黄淑玉,奚廷斐,吴敏,邹毅,李玲,朱钊. 胰岛移植高分子生物材料支架研究进展  [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7, 36(4): 490-496.